尤其提到那位高材生樓中雙,有意無意念叨他的優點長處。
“你把這三名同志分別叫到我這裡來,我挨個和他們談。
厲元朗遞給程勇的三個人,是他從六名候選人當中選擇出來的。
至於誰先誰後,就全憑程勇的安排打算了。
回到辦公室,厲元朗給出三個人名單。
裡面除了樓中雙之外,其餘二人無論資歷學歷,各方面都比樓中雙差著十萬八千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真是看不懂,厲元朗此舉意欲何為。
不過,在安排見面順序上,程勇把那兩人安排在最前面,樓中雙壓軸出現。
這樣做,一個是給足樓中雙的準備時間。
二一個,更能凸顯他與眾不同的優勢,勝算面很大。
透過今天常委會,厲元朗明顯感覺到,他孤立無援的處境。
他此番前來若州上任,兩眼一抹黑,無意中遇見的艾明高,卻突然隱身。
之前商量好的見面時間,他爽約了。
厲元朗並未主動聯絡他,在若州錯綜複雜的形勢下,出現這類問題,只能說明,情況遠比他想象的更為嚴重。
沒人幫,厲元朗不會坐以待斃,他要主動出擊。
晚上六點,若州的天,已經完全黑下來。
這座海邊城市,到了十月末,白天溫度還能在二十幾度三十度左右度,一到晚上,驟然降到十幾度,穿上外套並不感覺到熱。
從市委大樓出來,厲元朗步行了十幾分鍾,才招手攔住一輛計程車。
不同於北方,若州的計程車大多是電車。
若州氣候溫暖,使用電車,一個是充電樁普及,再有一個省錢。
司機是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
聽到厲元朗要去墨家庵,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老闆真有眼光,墨家庵是個好地方,那裡吃飯逛街好方便,盛產珍珠,海鮮也是超級讚的。”
“小師傅,能否推薦一下,哪家最有特色,最好吃。”
“都差不太多。”司機說:“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墨家海鮮城了。”司機滔滔不絕講起來,“墨家庵原來是個小漁村,漁民世代打魚為生。後來市裡面把村子納入市區,漁民們變成城市人。”
“由於受限制,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趕海,打魚為生得漁民,就把家裡的房子改成海鮮飯館或者出售旅遊紀念品。墨家庵村委會極力把村子打造成旅遊勝地,經過十多年努力發展,墨家庵闖出了名聲,漁民們腰包也鼓了。”
“要不說,墨家庵的村委會在這方面,給全體村民樹立起榜樣。”。
聽著司機如數家珍,厲元朗好奇問他,是不是墨家庵的人。
“不是的。”司機又連忙改口,“我老婆的孃家是那裡人,所以我知道的就多一些。”
厲元朗沉思起來,忽然叫停,說他在前方下車。
司機直納悶,“還有三公里才到,老闆你不去墨家庵了。”
“我就在這裡下。”
司機“哦”了一聲,在道邊停車。
等到計程車遠去之後,後面緊接著又駛來一輛計程車,越過一對在厲元朗之前伸手打車的情侶,直接開到他面前,伸著脖子問:“老闆,打車嗎?”
厲元朗稍作遲疑,還是拉開後車門,坐了進去。
喜歡正義的使命請大家收藏:(正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