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猜得沒錯。”王乘風客氣地說道。
市局局長的一聲“劉先生”聽得劉建洲七竅通達,渾身上下無比舒坦。
劉建洲遲疑片刻,對李越道:“李爺,沈家在江南省的地位,比齊家在京陵市的地位還高。”
“再過一會,她自會返回。”李越道。
夏、王二人還想勸再說。
李越從地上撿起一塊性石:“你們看來,她或許是金枝玉葉。可在我看來,她的命還不如一塊石頭。再多言,我可要加時間了。”
夏元慶輕嘆口氣:“李老師的這些石頭,又怎會是凡石?想必就如同道家的那些靈石法器。”
王乘風瞥了眼夏元慶:“元慶,你不是無神論者嗎?怎麼還知道家法器?”
夏元慶摸了摸鼻子:“怎麼,還不准我看看電影電視?”
“謬矣。我這石頭,與道家的寶物截然不同。”李越開口道。
夏元慶面露好奇,又一次朝李越拱手道:“願聞其詳。”
李越一笑:“你現在就不去關心那女子安危了?”
夏元慶眼神一閃,下意識摸了摸鼻子:“先生既然承諾了,那小冰就一定不會有事。”
劉建洲見到李越今日難得有些談性,忍不住低聲道:“李爺小的也一直想知道,為何這些石頭到你手上竟會如此不凡?”
李越目光掃過三人,最後停留在劉建洲處:
“前些日子,我見你書櫃中有一本《唐傳奇》,其中第一篇的《柳毅傳》,還記得否?”
劉建洲使勁點頭:“記得記得,那是民國時的舊本。”
一旁的王乘風面露思索。
“你也讀過?”李越看了眼王乘風。
王乘風點頭道:“我堂弟喜歡看這些稀奇古怪的野史傳奇,我曾在堂弟書房讀過這個故事。這故事,說的是洞庭湖龍女遠嫁涇川,卻被其夫涇川君與公婆虐待,幸好遇到書生柳毅為她傳家書到洞庭龍宮,後來被她的叔父錢塘龍君救回。龍女和書生柳毅幾經波折,最終結成眷屬。”
“你這麼一說,我也記起來了。”
夏元慶若有所思道:“我還在讀書時,曾經偷偷讀過這類故事。”
李越笑道:“你們可還記得,那柳毅,是用什麼方式聯絡龍女的家人?”
王乘風有些想不起來。
劉建洲舉手道:
“我記得!柳毅是依照龍女的囑託,在洞庭湖旁找了一顆橘樹,解下腰帶,腰帶中束上東西,在樹幹上敲了三下,便有龍宮武士從水中走出。”
李越又問:“束於腰帶中的是何物?”
劉建洲想了想,苦笑搖頭:“故事裡好像沒有講。我不知道。”
“當然不會講。因為,這才是關鍵。”李越道。
王乘風和夏元慶此時都已經聽入迷了。
劉建洲心中一動,看向一地性石:“難道,腰帶裡放著的是這些石頭?”
李越不置可否道:“這些故事,雖都有原型。可傳至後世,已經面目前非。你們當真以為,柳毅只是尋常書生?他若沒有煉化性石的手段,又如何能喚醒洞庭陰神,完成那個任務。”
王乘風和夏元慶聽得雲裡霧裡,又有些如痴如醉。
他們都是級別不低的政要大員,常年與各種權貴打交道。
可此時,他們心中卻都生出相似的感觸——李老師故事中所描述的那個世界,似乎遠比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現實世界,要更有吸引力。
只有劉建洲隱隱明白了什麼,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巫?就和自己一樣!
看著一旁神情都有些恍惚的王乘風和夏元慶,劉建洲心中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