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續道:“蒙卿有沒有信心,再攻打鄴城?”
去年在鄴城,蒙武被三晉聯軍逼退,那是他為數不多的敗績,聽到大王願意再給自己機會,馬上領命道:“臣一定不會讓大王失望。”
兵分兩路滅趙,王翦的二十萬人攻打趙國北地,蒙武的十萬人攻打趙國南地,這樣的安排沒有問題,他們都沒有其他意見。
嬴政十分滿意,目光落在白仲的身上,續道:“白卿。”
“臣在!”
“此戰你跟在上將軍身邊,李牧一直駐守北境,此次打入趙國北地,必定會和李牧對上。”
嬴政問道:“白卿可有信心挫敗李牧,拿下趙國北地?”
白仲作揖道:“臣能把李牧的腦袋帶回來。”
“如此最好!”
嬴政撫掌道。
“大王,臣有一計。”
此時,李斯站起來道。
“廷尉快說!”
“正如麃公所言,趙國很快就會出現饑荒,到時候趙王遷只能從他國購買糧食,來緩解國內的問題。”
李斯眯了眯雙眼,繼續說道:“目前的六國之中,有能力大量賣糧食給趙國的,除了我們的大秦,就是齊國,臣認為應該和齊國聯手,讓齊國不賣糧給趙國,要知道趙軍雖然捱餓,但是沒有韓軍那麼弱,先把他們餓一餓,會更容易打。”
他的這句話剛說完,其他人尋思片刻,都覺得可行。
趙軍的整體實力,要比韓強大很多,還有李牧這種大將在,要一下子像滅韓那樣滅趙,可能性不大,很容易會陷入僵持階段。
比如以前的長平之戰,打了三年之久。
長時間持久作戰,比拼的是國力。
秦國的國力自然沒問題,北有關中的鄭國渠,連年豐收,南有巴蜀沃野千里,又有都江堰,能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
趙國正在經歷大旱,再想辦法餓一餓,會把矛盾加速激化,更容易滅國。
“廷尉此計甚好,上卿!”
嬴政又道。
上卿姚賈連忙上前道:“臣在。”
嬴政說道:“你儘快出使齊國,說服齊王斷絕給趙國供糧,要是齊王不答應,別怪寡人心狠手辣。”
“唯!”
姚賈應聲道:“我們大秦,和齊國簽訂盟約,齊王不敢不從。”
嬴政微微點了點頭,又道:“王翦、蒙武,你們半個月後再出戰,就這樣定了!”
“唯!”
王翦和蒙武二人,齊聲應道。
滅趙的計劃和做法,就這樣確定下來。
隨後嬴政又讓治粟內史馮去疾在這半個月之內,儘快調集糧草,分別往上郡和河東郡運送。
滅趙的序幕,即將要被掀開。
秦滅六國的進度,又加快了許多。
白仲在想又可以到戰場上廝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