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急中生智。
賈張氏為了賈家的利益。
就如諸葛亮附身。
舌戰聾老太太。
“你聾老太太不當好人,你仗著自己不說假話的人設,你擾亂街坊們的視線,就如我賈張氏,我撒潑不要臉,街坊們都不相信我的話,可我驟然不撒潑,街坊們依舊不會相信,伱聾老太太也是這麼一個道理,你看似一輩子不說假話,可你突然說一次假話,街坊們也都將其當成真話來對待。就如這一次,你口口聲聲說我們家淮茹跟易中海有關係,還生下了孩子,你不就是因為易中海看我們賈家孤兒寡母不容易,他又是東旭的師傅,便好心接濟我們賈家。讓你少吃了幾頓肉,你至於這麼不當人?”
傻柱皺了皺眉頭。
沒想到易中海和秦淮茹的最大危機,卻被賈張氏給解決了。
這話。
非常的具有邏輯性。
容不得人們不相信。
畢竟聾老太太貪吃嘴饞的名聲,已經融入了在場眾人的骨子裡面,不少人還被聾老太太逼迫過,將他們買來改善生活的葷菜,不情不願的給到聾老太太。
強烈的共鳴情緒遊走在他們周身上下,與賈張氏同仇敵愾,一致認為聾老太太不當人。
物資匱乏的當下。
棒子麵都稀缺。
你聾老太太卻念念不忘要吃肉。
委實不是個正經人。
正經人誰天天唸叨著要吃肉呀。
“你最大的依仗,就是棒槌,我老婆子說句實話,棒槌真不是我們家東旭的血脈,是我們賈家抱養的別家的孩子。”
話鋒一轉。
嘆息了一聲。
“很多人會問,你們賈家都需要人接濟的情況下,怎麼還抱養別人家的孩子呀,這也是聾老太太她指認我們家淮茹與易中海有染的證據,街坊們,你們想想,東旭死的那天,淮茹收養了這個男娃。”
一些人的臉上。
有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傻柱也是其中之一。
賈張氏這藉口一出,秦淮茹就算和易中海有染,卻也變得沒染了。
跟工地上面打*樁算是同一個道理。
有些人家。
出於*信的說法,認為自家孩子英年早逝非常的不吉利,到了下面會繼續受苦,不得輪迴,源於補償的心思,會在孩子死去的當天,抱養一個同性別的娃娃,將其當做自家孩子來撫養,算是那位死去孩子的生命延續。
這也是賈張氏為什麼將其提出來的根結。
賈東旭身死道消的當天,秦淮茹在醫院內誕下了槐花,又抱養了棒槌,棒槌便也是賈東旭的生命延續。
均不見就連聾老太太也無奈的閉上了眼睛。
一步錯。
步步錯。
就算準備充分,卻依舊沒能滅殺了易中海和秦淮茹。
主要是聾老太太低估了賈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