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龍的廣告和他們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青春年華,款式牛仔衣褲,潮流最巔峰。青春年華,不留遺憾!”
“湖南俊男靚女,最愛青春年華!”
“青春年華服裝總店,交通街交通大樓13和14號連體門面,電話252539XX。進店就送小禮物一份,購物還有禮品相送!買的多打折省錢多!”
有些牆壁上面積不大,或者路過的電線杆上面不好保留太多的廣告詞,賀子龍就給只刷上幾個明顯帶廣告的字樣,以及保留下店面的地址。
得感謝1992年,城管大隊裡面有賀子龍家的沾親帶故的親戚呀。當然也送了點禮,加上這年月城管們職權還不明確,倒也沒人給他們亂打廣告,定性什麼不良影響啥的。
也沒收到任何的罰款單!
一連竄的廣告轟炸組合拳下來,從謀種角度上而言,賀子龍老媽開的服裝店,已經是讓很多人都快速的知道了。
因此,接下來的幾天裡。
遠勝過隔壁街道服裝店的人流,就像去火車站一樣的客人般,一隊接一隊的湧進了賀子龍老媽開的服裝內了。
《青春年華》的生意,就這麼在一定程度上對比其它服裝店,完全的火了起來。
賀子龍的老爸下了班就來幫忙,人手還是不夠。賀子龍放了學過來幫忙,叫上幾個同學當服務員,也還是人手不夠。再多招一個員工,還是不夠。
一個星期下來,晚上一家人累的半死,不過數一下營業額。賀爸賀媽立馬精神抖索起來!
純利潤5000多塊,投資這家店一共花了五萬塊左右。這麼算下來,只要情況保持就算不增長,三個月就能把投資賺回來,之後就是純賺的錢。
這麼一想,再想想以前自己家每個工人階級,每個月的收入是三百多塊。賀媽和賀爸當天晚上,直接就是失眠了,怎麼樣也睡不著!
當然,這也是賀子龍的父母不知道賀子龍之前做了多少準備,以及廣告攻勢多猛,還有化了多少成本,只算了自己部分而得出的結論。
準確的講,是這家服裝店,大概應該是半年左右回本。
不過這也很不錯了,只要能開幾年,平均每年就是十幾萬,甚至二十萬左右的利潤。穩妥的當地中富家庭一個!
後世有人說,九十年代的生意,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成功。
這話有些誇張,但九十年代競爭對手少,百姓見過的世面少,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會願意去嘗試。還有就是當地和外省的資訊差,使的許多人對新商品的成本多少並不知道。
確實給商家創造了十分有利的致富環境,只要你有足夠的貨源保證,自己再不懶,開店賺錢真的不難!
所謂的做生意,就是做差價。但究其根本,不也包括民智未開,賺取資訊差在內嗎?當年的楊百萬,可就只是利用多地的物品資訊價,知道的人不多。來個倒手賺差價,成就的百萬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