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朗分撥已定,各級官員皆按計行事,各州縣忙得不亦樂乎。
幾天後,金偽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南方進發。但從平陰開始一直到清河並沒有受到一點阻力,各縣城除百姓外,軍兵錢糧,以及下小官員均不知去向。直至東平府,才發現宋兵正嚴陣以待,知道徐朗等人聚集了兩萬人馬於青州東平二府,正準備和他們一決勝負。
北方的初夏依然涼爽宜人,正是行軍打仗的好時候。金軍大將撻懶留下圍攻東平,另撥五千人馬給李成徐文開往青州,離城十里安營下寨。
從青州城上往下看,漫山遍野都是金兵和偽齊兵,旌旗招展,號帶飄揚。
青州這邊還是以逸待勞。你不打,我也不去招惹你,你若動手,咱們就針鋒相對,我擋住你南下就是勝利!
這樣時間一久,金兵和偽齊將近三萬軍兵的人吃馬喂,每天都得耗費巨大,即使金人不急,劉豫也受不了,於是派人催促李成徐文抓緊開戰。
這兩個人其實也急,攻城吧,青州城高牆險,徒勞無功。不攻城,上邊又催促得緊。
想來想去,終於研究明白了,宋營每座州城都有近萬人馬,糧草總不能全都囤積在城裡吧。這二人像狗一樣提著鼻子尋找突破口。
幾天後,終於有貪小便宜的人告訴他說,“宋營大部分糧草都存放在清風山。”
於是李成帶人親自前去堪察地形,把清風山周圍轉了個遍,做到心中有路,上山的路只有一條,其他地方想都別想,沒門!
李徐二人一合計,最好是想辦法拿下清風山,或者斷其糧草,徐朗便不攻自破。
李成說,“賢弟,你繼續在這裡圍攻青州,我帶三千兵馬去攻打清風山。”
李成這邊人馬一動,青州就已經知道他去幹什麼,徐朗說,“軍師可有計策把李成這三千人馬吃掉嗎?”
月先知道早晚有一天,偽齊兵會探知糧草所在,倒不是擔心安全問題,她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利用這個誘餌,把敵人一點點的消滅的問題。這中間幾十里路,幾乎沒有什麼太好的地方可以打伏擊。
“大將軍,雖然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相信李成他們也想不出什麼辦法對付咱們,只能等著上天的旨意了。
李成領著三千兵馬準備圍攻清風山,還不知這裡的守將正是陳方亮和梁春,二人都是成熟穩重之人,有勇有謀,帶著兩千多人馬駐守山寨,加上由花安秦成帶領的幾百人,可謂固若金湯。便是有千軍萬馬,也很難攻上山去。
李成到這兒紮下大營,再次圍著清風山轉了一圈,卻是深感無奈,這條路雖然能行車跑馬,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並且靠近寨門處,道路兩邊又是懸崖峭壁,形成一狹窄通道,上面灰瓶炮矢,滾木擂石,堆積如山。一句話,想攻上去,根本不可能!
李成在大營裡終日愁眉不展,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一條計策來。人家不下山,你有多大能耐都是乾著急沒辦法。只好用最後一著,切斷他們的運糧通道,來個以逸待勞,看你們又能如何?
一晃十幾天過去,仍然風平浪靜,突然這一天,大批宋軍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他們層層包圍。
本來這個地方不大,兩三千人馬已經是極限,只要官道兩頭堵死,便插翅難逃,若山上人馬再衝下來,中間開花,我李成就只有死路一條。
李成半生戎馬,怎麼會悄無聲息的被人家包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