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尊前念老翁!
撂下筆來,一蹬腿便氣絕身亡,千真萬確,餓死了!
他這一倒臺,手下黨羽、親信及下屬各級官員卻成為眾矢之地,此時大多數都逃散到全國各地。
這個李成輾轉到山東,兩淮等地,成為那裡四大反叛勢力最有名的一支,他們分別是張邁,曹成,鐘相和李成。
據宋汪伯彥巜時政記》說,李成者,雄州歸信縣人,寡言笑,重承諾,譎詐不清,以驍勇聞於河朔。有眾數千,假仁義,能以甘言撫慰其士卒,故能得其眾心。由此可知這個李成,正是北京大名府逃跑的兵馬都監李成。
原來在宋朝與金人交戰時,大敗虧輸,金軍南侵之時,雄州也未能幸兔,成為硝煙瀰漫的戰場。其時李成逃難在家,經過一番血戰之後,雄州最終還是落入金人之手。李成的妻子就是那時候死於亂軍之中的。
無奈之下李成帶著一部分官兵及當地百姓一萬多人逃往南方,被朝廷封為右武大夫,忠州防禦史。
由於流離失所的百姓苦無生計,缺少生活來源,紛紛加入李成的隊伍,手下人馬發展迅速。
但南宋的當權者此時又犯了猜忌多疑的老毛病,將他的部下分散調遣到各地。
正當這關健時刻,李成的部將史亮在宿州搶掠百姓,火燒了汴河橋。李成聞訊之後已知事情不妙,自已必受牽連,便停止南下,在光州擁兵自重。
朝廷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刻命令大將劉光世向李成所部發動進攻,經過一番苦戰,李成因寡不敵眾,受到重創而倉皇逃跑。
後來又經過幾年的經營和努力,李成東山再起,成為江淮地區首屈一指的巨冦。
以他假仁假義的天才表演,蒙敝了不少不明是非的青年百姓捨命追隨。號稱李天王,最多時擁兵三十萬之眾,已非癬芥之疾,對朝廷造成嚴重威肋。
為了儘快消滅李成,朝廷又調派大將張俊任兩淮招討使,統兵十萬,向李成發起進攻。得知訊息的李成,立即令部將馬進率兵二十萬迎戰,在洪州地區與張俊幾次大戰中,均大獲全勝。
張俊無奈,急忙上書宋高宗,要求調派岳飛,陳思恭,楊沂中等將領前來助戰。岳飛等人先後趕到,張俊問計曰,“賊兵勢大,嶽將軍可有破敵之策否?”
岳飛回答說,“某即蒙大帥看重,不避僭越而用兵,非智、勇、仁、信、嚴五事不可用也。有功重賞,有過則罰,令行必嚴。某雖不才,乞為先鋒與敵匪迎戰,見機行事,必破賊兵。”
張俊沒想到岳飛能主動請戰,心裡非常高興,隨即令岳飛為前部正印先鋒官,率部與敵將馬進,展開多次較量。經過幾番激戰之後,李成在玉隆觀和筠州兩地被岳飛打得大敗,殲滅其部眾五萬多人,敗局初定!
1雄州歸信,今河北省雄縣,歸信是當時歸雄州管轄的一個縣。
2,北京大名府,在河北省大名縣東南,這個北京的名字,是宋仁宗時改名作為陪都的。歷史上人傑地靈,曾作為府、州、道、路、郡之所在地,後來被淹沒於黃土之下四米深處,既不是現在的大名縣,也不是現在的北京城。因為那時候的燕雲十六州,早被五代的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直到四百年後,明朝開國大將軍徐達才得以收回中原。
3潭州,今湖南省長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