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千頭萬緒。
王燦卻是沒去管的,他也管不了。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便是忙得焦頭爛額,因為事情太多了,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處理。而在這時間匆匆的流轉中,進入了七月。
到了七月上旬,一切才處理完,李世民終於是鬆了口氣。
皇宮內,大殿中。
李世民端坐在正上方,下方坐著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李世民目光掃過三人,這段時間,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近乎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宮中度過的,甚至很多時候晚上都夜不歸家,直接在宮中休息。
因為堆積的事情太多。
先是乾旱,然後是水災,好在這水災提前發力處理,倒是好一些。
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李世民環顧眾人後,收回了目光,便道:“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這一次,我們又熬過了一劫。說起來,朕剛剛繼位,便是頡利可汗發兵南下,朕不得不孤身前往渭水,和頡利簽訂了渭水之盟的盟約。如今,又是乾旱、水災,上蒼待朕,何其涼薄啊!”
有時候想一想,李世民真覺得累。
事情太多了。
一茬接著一茬的。
尤其自始至終,糧食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他這皇帝太辛苦了。
想當初他父親在位時,雖說也有各種問題,但是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外面的征伐上,天下不曾一統。到了如今,卻是事故頻發,讓人很是無奈。
房玄齡微微一笑,便道:“陛下,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如今的種種磨難,都是上蒼對陛下的考驗,也是上蒼對陛下的磨礪。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只要陛下堅持過去了,那麼將來,便是一片坦途。”
李世民笑道:“但願吧!”
頓了頓,李世民繼續道:“不過在朕這裡,沒有服輸這兩個字。朕,相信人定勝天。”
杜如晦道:“陛下豪邁!”
長孫無忌道:“陛下所言甚是。”
李世民話鋒一轉,道:“不過雖說乾旱、水災壓了下去,但是,坊間也有許多的非議,說這是朕不修德政,觸怒了上蒼所致。”
杜如晦厲聲道:“陛下,這是一派胡言。”
房玄齡、長孫無忌都附和。
這種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只要開口那就是找死,甚至敢攻訐李世民不修德政的人,也是該死的,這些人簡直是活膩了。
杜如晦看向李世民,見李世民竟然有些神情低落,似乎是受到了這些謠言影響,便繼續道:“陛下啊,其實道理很簡單,您可還記得袁監正所說的話。”
李世民道:“袁卿說什麼了?”
杜如晦道:“袁監正說如今的大唐,氣運昌盛,遠遠勝過以往。袁監正是這方面執牛耳的存在,其餘的人,那都是一群騙子而已。袁監正功參造化,他說大唐的氣運昌盛,可見,這是陛下誠意感動了上蒼,才有這般的變化。所以陛下,不必為此而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