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外,整個荊州境內,宗賊也是動盪不休。”
“陛下還請切勿在荊州盤桓。”
“一旦宗賊殺來,傷及陛下的性命,可就不妙了。”
劉表沉聲道:“老臣蒙先帝信任,委以重任,坐鎮荊州。如今荊州境內,賊匪尚未平定。故而,老臣不能出城迎接,還請陛下見諒。待平定了荊州境內的賊匪,老臣自當卸甲歸田,自請辭官,不再擔任荊州牧。”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
王燦聽到後,卻是冷笑,看向劉協,道:“徒兒,明白劉表話裡面的意思了嗎?”
劉協道:“弟子明白了,劉表的意思,就是荊州境內有賊匪,所以,就不能開城迎接。他不能辜負父皇的信任和器重,所以不能卸掉荊州牧一職,解釋了他之所以抗命的緣由。”
王燦道:“不全面!”
劉協思慮一番後,眼睛一亮,忽然道:“莫非,劉表話裡面,更是威脅我們。所謂的宗賊作亂,不僅是禍害荊州,那也是禍害我們。”
“然也!”
王燦笑著回答。
劉協咬牙道:“劉表此人,當真其心可誅。”
王燦道:“這就是所謂的忠臣,有著自己的心思,即使朝廷下令,也難以貫徹到地方上來。因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尤其劉表此人,勾結了荊州的地方大族,有荊州蔡家、蒯家等為他張目,他更是有抵抗朝廷的勇氣。”
劉協說道:“這一路走來,老師數次提及地方大族,提到了世家大族。這些方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王燦道:“地方大族,實力盤根錯節。譬如荊州蔡家,各地的佐吏,以及底層的縣令等,那都是他們的官員。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朝廷徵辟、舉孝廉,那也是這些人優先。久而久之,天下間,便都是世家大族的人。朝廷要下令,沒有世家大族的同意,朝廷的政令能貫徹下來嗎?”
“不能!”
劉協也是搖頭回答。
“對!不能!”
王燦頷首道:“所以這就是根結之一,也是這六年的時間,要解決的事情。”
劉協說道:“如何解決呢?”
王燦沉聲道:“以科舉之法,打破世家的壟斷。朝廷選拔人才,不再是察舉、徵辟、舉孝廉的方式,而是透過開科取士的方式,選拔官員。如此,不僅是天下寒門士子,亦或是其餘世家大族的子弟,都經過這一渠道,便會打破壟斷。朝廷制定考核的門類,朝廷在相對公平的情況下,選拔人才,如此唯才是舉,才能打破壟斷。”
劉協似懂非懂的點頭。
王燦繼續道:“你要記住一點,任何情況下,一家獨大,都是不妥當的。天下一局棋,主要還是得平衡,得講究陰陽之道。譬如地方官吏,如州牧一家獨大,那麼軍政大權都在州牧身上,朝廷天子威望高,沒有人敢作亂,一旦朝廷中樞影響力下降,地方就可能作亂。”
“天子權利,其實也一樣。”
“如果是聖賢明君,懂得自我約束權利,倒是沒什麼影響。”
“可是一旦是一個昏聵君王,權利過大,肆意處置朝廷官員,肆意斬殺忠良,那也是會導致國祚混亂。”
王燦說道:“究其根本,還是一個平衡的事情。回到剛才說的世家大族,如果天下間,都是世家大族的人出仕做官,他們講究家國天下,一個個先考慮家族,在考慮朝廷,長此以往,便是國將不國,而且世家大族把持權柄後,也會導致寒門世子沒有出頭之日。”
劉協道:“老師所言,弟子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