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點點的流逝,約莫過了一刻鐘左右,忽然官員中,有人大喊人來了,眾人立刻往前望去。只見皇城外的官道上,黑壓壓來了一群人。
來的赫然是王燦一行人。
王燦走在最前面,大踏步行走,他一襲白袍在身,器宇軒昂,很是不凡。尤其王燦本身,曾經是當過皇帝的,身上氣度儼然。
不多時,便來到皇城門口。
劉協親自上前,雙手合攏,揖首行禮。
王燦並未躲避,直接收了一禮。
這一情況,落在了朝中的一眾老臣眼中,一個個都皺起眉頭,但沒有人站出來反對。王燦連董卓都殺了,何況是他們?尤其王燦這樣的人,可是比董卓更恐怖的。
劉協站起身後,再度道:“王卿功在社稷,朕命你為太師,統攝朝政,爵封池陽侯。王卿,可願意?”
這是擺正了他的姿態。
同時,劉協的內心,也期待著,王燦是一個忠於大漢的人。如果王燦要篡漢自立,他阻攔不了。可是,劉協的內心,還是有著期望的。
王燦笑了笑,他其實挺滿意這時候的劉協,因為這個時候的劉協,聰穎,還有一腔熱血,整個人還有可塑性。
這樣做,也能給他整飭大漢的機會。
凝聚氣運,他才能突破。
王燦面色平靜,緩緩說道:“陛下的敕封,我心領了,太師這官職,就不必。當前,陛下只需要做一件事即可。”
對劉協,王燦沒有自稱臣的心思,他也不願意。
劉協道:“王卿有什麼要求?”
王燦道:“拜我為師!”
劉協聽到後,陡然就瞪大眼睛,那一雙眸子中,盡是歡喜神情。他沒有任何的猶豫,推金山倒玉柱般,撩起衣袍就跪下,雙手俯伏在地上,道:“弟子劉協,拜見恩師。”
帝王拜師,自是不必如此。
可王燦不同。
可以說,劉協只要有了王燦,就有了整飭天下的機會。
他就有了中興大漢的機會。
在這樣的前提下,劉協是心甘情願的跪下行弟子之禮。一個下跪,能換來大漢的煥然一新;一個下跪,能換來天下太平,這一跪值得。
王燦頷首道:“起來吧!”
“謝老師!”
劉協站起身,擺手道:“老師,請!”
“請!”
王燦頷首,伸手牽著劉協,大步入宮。
劉協被王燦牽著,身體先有一絲的僵硬,但轉而又放鬆下來,臉上多了一抹笑容,心中更多了踏實,跟著王燦便入內。
其餘大臣,緊隨其後。
王允把這一幕看在了眼中,他眉頭略微皺起,但倒也是如釋重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發現眼前的王燦,完全沒有敬重天子的意思,似乎把天子當作一個孩子。他如釋重負,是因為王燦所流露出來的,沒有半點篡漢的意思,甚至還有振興大漢的意思。
這令王允欣慰。
其餘的一眾大臣,各懷心思。
所有人進入宮中後,徑直來到了宣室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