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倒是要看看,陳登能說出什麼新奇的論調。
陳登正色道:“在下來,為王刺史獻上整合徐州的策略。”
王燦道:“說來聽聽!”
陳登臉上的神情淡然,不急不躁道:“王刺史的情況,在下曾仔細瞭解。不論是王刺史,亦或是王刺史麾下的文官武將,都是新招募的,他們在徐州根基很淺。可以說,王刺史的底蘊很不足,即使王刺史請來了鄭玄,甚至是在開陽縣建立了琅琊書院,依舊是底蘊不足。”
“如今,王刺史召集各郡各國的人來,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算是王刺史要調整這些人,但王刺史麾下,沒有這麼多人安排到各郡各國去。”
“如果是隨意安排人,自是可以。”
“可是,我縱觀王刺史治理琅琊國,卻是頗有章法,杜絕匪患,降低賦稅,供給耕田,再給予百姓更多的照拂,使得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陳登侃侃而談,繼續道:“如果是隨意安排,各郡各國恐怕會亂了套。因為任職的人,名不副實,能力不足,去治理地方,反而會攪亂各地。”
“這是極為不妥的。”
“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王刺史要調整各郡各國,只要是治理地方的人,沒有犯下大的過錯,便可以任用。”
陳登說道:“所以在下的策略,便是交換任職即可。譬如,下邳國和東海郡兩地,完全可以把東海郡太守,調任到下邳國去;也可以把下邳國的國相,安排到東海郡去。”
“理論上,這是不可行的。”
“畢竟地方的官員,是朝廷任命的。”
“可如今的朝廷,根本不管地方上的情況。只要是王刺史能令官員信服,調整自是輕鬆,朝廷也不會說什麼。”
陳登臉上有自信笑容,道:“更何況,有了曹豹被殺的事情後,料想各地的官員,也不敢違背大人的命令。畢竟刺史大人監察地方,巡視郡縣,足以處置官員。”
“妙,妙!”
王燦笑了起來,說道:“英雄所見略同,本官所考慮的,也是調整官員任職的地點。沒想到,元龍所慮和本官一模一樣。”
陳登道:“王刺史謬讚了。”
王燦繼續道:“那本官再問你,在調整完各郡各國官員後,又要如何把各郡納入掌控中,否則單單是一個調整,就認為能夠掌控各地,未免太過於自信自大了。”
陳登道:“王刺史所言甚是,要真正的掌控各地,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派遣自己的人赴任,那才是真正合適的。”
“各郡各國的官員,其實並非最關鍵的。”
“最重要是地方上的官員。”
“能領各縣的官員效忠,那才是真正掌控了地方。實際上,這樣的安排,最好是從琅琊書院挑選士子,讓書院計程車子前往地方赴任。”
陳登說道:“一方面,一個縣不大,要治理一個縣也不是太難。這些書院計程車子,到縣上去鍛鍊,一方面他們忠於王刺史,另一方面也能增長閱歷。”
“有這些人,在未來的兩三年內,王刺史就可以把徐州打造得固若金湯。”
“當然,地方上的縣令,也未必各個出眾。”
“甚至,有的人治理不好。”
“所以在安排這些人的情況下,王刺史還要再安排自己的人,能監察各方。實際上,朝廷派遣到地方的督郵之類的,除了勒索錢財,沒有多大用。”
“要了解地方,唯有靠你自己的人。”
陳登正色道:“唯有這樣做,徐州才有扭轉局勢的機會。否則,偌大的一個徐州,一樣是治理不好。治理地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相當長的事情。”
王燦聽到後,臉上露出讚許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