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沒有繞圈子,直接丟擲了橄欖枝。在韓信這樣的人面前,繞圈子是沒用的。
所以,王燦直接道出來意。
韓信笑了笑,淡淡道:“曾經,我效忠劉邦,即便有機會稱王做祖,也放棄了。可我效忠換來的,是狡兔死走狗烹。我追隨你,恐怕到最後,也是一樣的結局。”
王燦道:“韓將軍多慮了。”
韓通道:“為何?”
王燦神情自信,篤定回答道:“劉邦為人陰險狡詐,為了活命,他可以做出拋妻棄子的舉動。為了活命,他可以任由妻兒受辱。這樣的人,本就是不仁不義之悲。劉邦臉厚心黑,他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是在情理之中。”
“劉邦會,朕不會。”
王燦無比的篤定。
韓信冷笑道:“昔年,劉邦也說不會。嘴巴上說說的事情,何其簡單。”
王燦道:“口說無憑,事實勝於雄辯。最簡單的講道理,便是擺事實。韓將軍重生後,雖然屈居於象山中,但對於天下大勢,應當有所瞭解,對蜀國的情況,也應當有所瞭解吧。”
韓通道:“略有耳聞!”
王燦面帶笑容,便道:“蜀國內的官員,有曾經忠於東吳孫權的;也有曾經追隨曹操的,以及一早就追隨朕的人。”
“從一開始到現在,還從未有人死於朕之手。”
“舉個簡單的例子,曾經立國稱帝的曹操。他建立魏國,統帥北方,曾是一國的皇帝,是朕最強的對手,可謂是勁敵。”
“朕和曹操交鋒,戰場上,無數蜀國的兒郎,死在魏國軍隊手中。”
“然而,朕欣賞曹操。”
“雙方廝殺征戰,這是立場所致。”
王燦繼續道:“這樣的人,換做是其他皇帝,一旦擊敗了曹操,為了解決曹操的影響,為了讓魏國官員徹底忠於蜀國,必定一刀砍了曹操。”
“就算不殺曹操,也得囚禁。”
“這是要削弱曹操影響力。”
“朕沒有!”
“朕不僅沒有殺曹操,還重用曹操,他依舊是朕最倚重的人。曾經,曹操麾下的一眾臣子,也盡皆歸順了朕,成為蜀國的股肱之臣。”
王燦道:“降臣降將,朕能容忍。”
“何況,是韓將軍呢?”
“韓將軍擔心的問題,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
“在劉邦的麾下,韓將軍會面臨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但是在蜀國,這是不可能的。我蜀國的官員,絕不會死於莫須有的罪名之下。”
王燦的話語中,透著篤定。
這也是王燦的自信。
時至今日,王燦還沒有處理過一個有權有勢的文臣武將。他不屑於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他也自信能鎮住麾下的人,令所有人死心塌地追隨。
韓信聽完,神情有些鬆動。
這時候,蒯徹開口道:“陛下,我家主公所求,不為揚名於天下。昔年,主公率軍所過之處,望風披靡。大軍一到,便令敵人聞風喪膽。”
“主公,早已見慣浮華滄桑。”
“主公,已經不為名利所動。”
“主公如今所求,不過是向劉邦討一個公道,不過是要當著劉邦的面,為什麼要縱容蕭何和呂雉害死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