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建設只是剛剛開始,其實相比戰爭,趙凡更加擅長搞經濟和搞發展,畢竟前世天朝的改革開放,已經走出了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趙凡只要依樣畫葫蘆就行。
而且現在的趙凡,最重要的還是休養生息,發展治下的經濟和民生,而不是窮兵黷武。
歷史上的唐昭宗就是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悍然發兵攻打李克用和王建,最終損失慘重,淪為他人掌中之物,任人揉捏。
趙凡不會再犯這個錯誤,大唐已經是眼下這個樣子,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也不是消滅一兩個藩鎮就能改變的。
竟然如此,那還不如安下心來,徐徐圖之,至少現在的大唐,除了秦宗權那個不怕死的,還沒有其他人敢公然造反。
在軍事上,趙凡現在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將秦宗權的地盤徹底的吞併掉,先壯大自己的實力。
……
天和二年四月,秦宗權遣部將趙德諲率大軍復攻荊南,殺荊南節度使張瑰,趙德諲留大將王建肇守荊南,自行領軍撤回山南東道大本營。
在汝州撞的頭破血流的秦宗權,總算得到了一點好訊息,手下的將領們也暫時收回了小心思,繼續和朱溫的聯軍對峙著,但是總體來說,秦宗權軍還是逐漸的陷入了弱勢。
不得不說,稱帝是秦宗權走的一步臭棋,簡直就是被慾望衝昏了了頭腦。
強大如李克用,他稱帝了嗎?沒有!雄踞關中的那這個藩鎮稱帝了嗎?也沒有!那些山高皇帝遠的地區,皇命都到不了的地區,有人稱帝嗎?還是沒有!
唯有他秦宗權,被屬下的將領一唆使,就找不著北了,竟然不顧大唐餘威猶在,悍然稱帝。
一時間他秦宗權成了天下公敵,再也沒有了任何的盟友,不但如此,他手下的那些將領們也紛紛質疑起來,有的甚至直接領軍投了舉著大唐大旗的朱溫。
秦宗權雖然一時半會取得了區域性勝利,但是長久來看,卻是敗局已定,無力迴天。
就在眾藩鎮打的正熱鬧時,趙凡手下的天命軍也沒有閒著,而是舉起了平叛的戰旗,瘋狂的蠶食鯨吞著秦宗權的地盤。
而趙凡的擴軍計劃也已經基本完成,天命軍暫時停止了新兵的招募,十五萬的天命軍將士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眾人視野中。
天命軍不但訓練有素,就在裝備方面,也是異常完善的,每個戰士都配備了一把飛魚弩或者長弓,一把橫刀,一把馬槍,盔甲是由唐寶實業統一定製的,天藍色的軍服統一而整齊。
在趙凡的控制地區內,他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全新的武侯體系代替了原來的體系,模式和架構跟趙凡前世所接觸到的公檢法一模一樣。
在稅務方面,趙凡也進行了許多的改革,取消了很多亂七八糟的稅務,主要集中於商業稅收,而商人們在納稅的同時,也得到了各種各樣的便利,收入也比以往增加了許多,如此一來,百姓們減輕了負擔,總體的稅收卻不減反增。
隨著洛陽城的飛速發展,有條件搬入城內的居民也越來越多,老城區早已不足以容納洛陽城治下數十萬百姓,為了控制人口流量,同時為了防範風險出現,趙凡規定,只有原戶籍在洛陽城的居民才允許搬去入內城。
但即使如此,洛陽城依然無法容納瘋狂湧入的平民,無奈之下,趙凡只能啟動了舊城改造計劃,將洛陽城的規模擴大了數倍之多,一切所用,均有要搬入城區的百姓提供,朝廷不再另行收取費用。
你們不是要搬進來住嗎?可以啊,你們自己建城吧。
百姓們對此是毫無怨言的,相比洛陽城內高昂的房價,自己蓋房子明顯要省錢多了…
……
北方的冬天是異常寒冷的,特別在這個年代還沒有什麼汙染,全球變暖現象還沒有出現,作為一個南方人,趙凡簡直想一輩子都躲在被窩裡。
還好,難受的冬天終於過去了,四月的洛陽倒也算是鳥語花香,處處生機勃勃,走在洛陽城的大街上,趙凡享受著難得的清閒。
其實不得不說,做皇帝真的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情,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趙凡覺得自己更想做一個商人。
畢竟,憑藉著他超前的商業意識,想要在這個年代裡混個風生水起,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一抬頭,兩座高高的豐碑出現在趙凡的眼簾裡,一塊是英烈碑,一塊是功德碑,這是在趙凡手頭經濟寬裕了之後,才安排人建設起來的。
英烈碑上密密麻麻的記載著每個為洛陽政權付出生命的戰士,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被銘記,這是屬於他們和他們家人的無上榮耀,大鬍子的名字就掛在英烈碑的最上頭,他將永遠守護者洛陽城。
功德碑上面則記載著一些給趙凡捐錢捐物的名字,所有的百姓世家,只要捐獻到了一定的程度,均可以在功德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不但如此,趙凡還按照捐獻的金額,設定了相應的爵位,雖然都是一些虛銜,但卻依舊讓天下富人們心動不已,前赴後繼的乖乖的掏出了荷包,為洛陽朝廷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趙凡頒發了一項新的法令,凡是透過捐獻財務獲得爵位的,朝廷是給予認可的,不但如此,他們還可以享受稅務上的優惠,可以直接面見相應級別的官員,甚至見到比自己級別低的官員無需行禮。
最為用心險惡的是,趙凡還設定了三個最高階別的爵位,這三個爵位甚至可以隨時要求面見皇帝,但是這三個爵位卻不再是按照條件達標設定,而是按照捐獻的排名實時變更,一時間竟引發了富豪們的燒錢大戰。趙凡對此自然是笑的合不攏嘴。
富人們一下子揚眉吐氣了起來,雖然一下子掏出那麼多錢,讓他們有些肉疼,但是想起以後可以在那些小官小吏勉強可以挺直腰桿,便覺得這個錢花的還是很值得的。
在趙凡想要推動這一法令的時候,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畢竟在他們看來,這就是賣官鬻爵,簡直就是有損斯文。
在一番解釋無果後,趙凡直接光棍的提出,若是誰能掏錢搞定天命軍的軍費,那他便再也不提此事,結果可想而知,大臣們一聽說要掏自己的腰包,紛紛腦袋搖的像個拔浪鼓,更有甚者,當場就哭起窮來,讓趙凡又好氣又好笑。
最終,在趙凡的再三重申下,法令順利透過,徹底執行了下來,大量的財富湧入了趙凡的褲腰帶中,而趙凡也始終嚴防緊守著底線,爵位是爵位,官職是官職,爵位只是一種榮耀,絕對不能代表權勢。
當然,事實上能夠獲得爵位的人,也並不是很多,畢竟趙凡設立的門檻是非常高的,但即便如此,趙凡還是賺了個盆滿缽滿,洛陽朝廷,也成為了大唐最富有的勢力,沒有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