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多屯田軍離開了洛陽,回到了各自的屯田區,洛陽城城防一下子變得有些空虛起來,還好城外的秦宗衡見事不可為,已經灰溜溜的離開了,否則免不了又是一場惡戰。
一切都進行的異常順利,沒有任何的意外出現,趙凡在一番造勢之後,張貼布告,傳繳天下,於光啟三年三月,在洛陽皇城完成祭天,登基稱帝,改元天和。
在孔緯和杜讓能的召喚下,原來許多已經致仕以及回家躲避戰亂的官員,紛紛站了出來,回到洛陽城繼續為皇室效力,其中也不乏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
在孔杜二人的建議下,趙凡提拔了一大批真才實幹的官員,迅速組成了自己的小朝廷。
天下藩鎮聞聽此訊息,則是一片安靜,沒有任何人發出聲音,沒有支援聲,也沒有反對聲,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著一個牽頭的人出現。
讓人意外的是,半個月後,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第一個向洛陽遞交了賀書,並派人壓送了一批金銀財物前往洛陽,作為祝賀壽王登基的賀禮。
在李克用的帶頭下,天下藩鎮紛紛向洛陽城的朝廷遞來賀書,並紛紛送來賀禮,以示尊重。
一切似乎都挺順利的,看上去趙凡已經成為了大唐真正的主宰者,但是趙凡卻深知,這一切都是表面而已。
其實他現在就是一個眾人眼裡的傀儡皇帝,眾藩鎮之所以向他稱臣,大多隻是因為互相不服氣,沒有人敢情緒妄動,從而找了他這樣一個平衡點。
但是這絕對不代表他就有了真正的話語權,也並不代表著他已經徹底的安全了。
後世的經驗告訴他,他這個皇帝,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吊打,被趕出皇城,甚至是被人毒殺。
畢竟這些東西,可都寫在了歷史書上了,後世幾乎是人盡皆知的。
其實歷史繞了一個大圈,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趙凡最終還是成為了皇帝,只是長安變成了洛陽,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沒有了宦官的挾制,手下的天策軍也變成了壽王軍,不對,如今叫做天命軍。
之所以叫天命軍,那是因為趙凡想要證明一件事,那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他要與天爭,與命爭,與歷史爭,最後再徹底的改變歷史!
拋開了所有亂七八糟的思緒,趙凡開始專心政務上的事情,畢竟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做人不能好高騖遠。
洛陽城內現在是一片繁忙景象,戰後趙凡支付了一大筆的撫卹金,這筆撫卹金毫無剋扣的落到了那些士兵的家人手裡,洛陽城居民的購買力變得空前強大。
隨著這些現錢流入市場,進入洛陽城的商隊也越來越多,一時間洛陽的幾大城門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整個洛陽城的客棧都被住滿了,要是來的晚了,甚至只能睡柴房。
而趙凡見此情況,也及時調整了洛陽城的稅率,取消了原來的人頭稅,改收增值稅和所得稅,分別在進城時的二十稅一,和商品成功出售後的五稅一,商人們交了規定的稅費之後,便可在洛陽城內自由交易,不問來由,若是交易不成功,更是可以退還稅費。
另一方面,趙凡也加強了治安軍力的投入,在洛陽城內大力整改,不但抓獲了大量各大勢力潛伏進來的奸細,還將洛陽城內的黑惡勢力一掃而空,整個洛陽城一時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正所謂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洛陽城竟然在短時間裡,迅速成為了大唐最大的商販集中地和交易中轉地,商販們也樂於到洛陽城做交易。
雖然一樣也要交稅,但是洛陽城的稅率綜合起來,卻比其他地方要好的多,而且在洛陽城做生意,安全方面也能得到充足的保證。
在趙凡的主導下,洛陽城官方給予了商人相當高的地位,更是讓商人們欣喜不已,商人從來都不缺錢,但是在封建社會,社會地位一直就不高,此刻在洛陽城,充分享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自然是十分享受。
作為一方新興勢力,而且還是得到了天下人認同的皇帝,趙凡也得到了眾多商賈家族的大力支援,在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思想影響下,許多大家族紛紛到洛陽建立分家,從而加強跟趙凡的聯絡。
昔日已經有些破財的洛陽城,竟在短短時間內,便爆發出了極為強大的生命力,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洛陽城收上來的稅收,便超過了以往一年的總和。
而最讓趙凡覺得意外的是,大量的商隊來到洛陽城,徹底的將他的一些小發明帶火了起來,大量印有唐寶實業防偽標識的傢俱,被各地的客商採購一空,成為了風靡大江南北的潮流。
唐寶實業也成為了大唐最賺錢的產業之一,旗下的各種產品更是常年銷量爆炸,許多產品的訂單甚至都已經排到了半年之後,無奈之下,杜讓能只得加大了生產的規模,才勉強供應的上瘋狂的市場。
大量的財政稅收和盈利,給天命軍注入了極大的財力支撐,也給趙凡政務上的改革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一項項趙凡覺得不合理的政令被廢除,同時也有一項項休養生息、利國利民的政策被推出,極大的改善了洛陽及陝州的民生和發展。
而張佶也沒有辜負趙凡的期望,將屯田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大量無主的土地,在進行了統計之後被劃歸國有,再加上沒收葉家的田地,趙凡手上的土地已經到達了一個極為瘋狂的數字,也極大的擴充套件了屯田的可操作空間。
大唐官府不但給符合條件的流民提供田地,甚至還提供住房,種子,農具,耕牛,而要求只是上交一部分的收成,以及每年兩個月的軍事訓練,這對於那些食不果腹,無家可歸的流民們,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在極為強大的福利支撐下,關內無數的流民紛紛向著兩地湧來,極大的充實了趙凡治下的人口空缺。
天命軍的招兵工作也進行的非常順利,在各方的財力支援下,十萬天命軍新軍迅速被組建起來,在天命軍豐厚的軍餉和完善的福利體系面前,要不要參軍報國,成了一個根本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趙凡在拼命的準備著,他知道,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必須要儘快的強大起來,一定要爭取在朱溫消滅秦宗權之前,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否則就大事不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