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正門,坐落於燕京城的中軸線南段,正北叫子,正南叫午,因之叫做“午門”,其東西北三面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無比。
紫禁城午門的正面,三個門洞高大無比,最中間一個足有十一丈高,令人歎為觀止。這是大明朝皇帝出入禁宮的專用門,擅入者死!
但也有兩種例外,一是在皇后在大婚時可由此入宮。另外一個,就是在殿試考中的狀元、榜眼、探花的三鼎甲,在遊街京城之時可以走出此門一次,這也是大明讀書人的無上榮耀時刻。
今日這數百名身穿進士巾服的新科進士,就會有三位幸運兒從御道出宮,享受讀書人一生中的至高榮譽,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皇恩浩蕩、開科取士,為國掄才,出身莫問。今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殿試結束,由陛下策試天下貢士,欽賜一甲進士及第三名,二甲進士出身……如下……”
紫禁城外的百官和新科進士此刻全都閉嘴,平時入宮文武百官從左側門進,公卿貴族從右側門進,左右掖門是不開的。
兩邊的大漢將軍便接力似的喊道:“一甲第一名,貢生王守仁覲見……”
徐信換上狀元郎的服飾再度進得殿中,卻聽到那皇帝在主動喚他,他便是上前到了御階之前,抬頭看向成化帝。
“諸位貢生聽宣。”
“王守仁,朕早就聽說過你,你是太子的侍讀,我大明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狀元,伱父親王華,六年前亦是在這金鑾殿,被朕點為狀元,父子雙狀元,可以說是千古無二……”
一時間,整個奉天殿前,都回蕩著同一句話。
“狀元郎,請跟下官進殿謝恩吧!”
但現在皇帝在金鑾殿舉行大典,眾大人才改由兩掖門進,穿過幽深的門洞後,便是一直往前走,穿過奉天門後,便看到一個白玉欄杆、雕龍望柱,無比寬大,足以容納萬人的廣場。
漫長的唱名流程之後,就是三鼎甲更衣,然後就是出午門的“御街誇官”,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騎馬遊京。
樂聲響起,還是內閣大學士萬安走了出來。
高居龍椅上的皇帝在這金碧輝煌的承託下,倒也是有幾分威嚴。徐信抬頭看去,不經意與皇帝目光一碰,發現成化帝正笑吟吟的望著自己,就像他小時候看到大熊貓時的好奇神情。
徐信跟隨著引導的官員進入金殿,在輕如遊絲的樂聲中隨著司禮官抑揚頓挫的唱禮中,被引到左班六品官員的地方站定。
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時刻,對他來說也就這樣,皇帝都當過了,什麼樣的大場面沒見識過,這就讓人激動了?
他今天早上剛從皇帝日思夜想的淑妃娘娘鳳塌上起來,他驕傲了嗎?
這時城門樓上又是一聲鐘響,便有太監扯著公鴨嗓子道:“吉時到,百官率貢生覲見!”
“王狀元,你且上前來,讓朕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