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字振南,萬曆三十三年遼東武舉第六,初任安山百戶,後升千總,萬曆三十六年,升靉陽守備。
他是典型的武將出身,按理來說,在大明朝廷重文輕武的環境之下,他很難獲得提升。
好比抗倭英雄戚繼光和俞大猷,都是征戰數十年,最後才升到左右都督,尤其是俞大猷,可以說是從十七歲征戰到七十歲,最後好不容易提到右都督,屁股還沒坐熱,就被罷免了!
但是,他的升遷之路卻戚繼光和俞大猷完全不同,用後世的話說,那就如同坐了火箭一樣。
這一切,皆因天啟元年的那一場大捷。
那時候,還只是個守備的毛文龍,偵得鎮江後金守軍空虛,立馬率兩百人前去偷襲,一舉拿下了鎮江,並擒獲後金遊擊將軍佟養真及其子侄佟豐年、佟松年。
這個佟養真可不得了,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妻弟,又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的外公,也就是他一下就幹掉了後金三個重要的宗室成員。
隨後他又派部將陳忠奇襲雙山,擒斬後金遊擊繆一真等,取得了有名的“鎮江大捷”。
鎮江也就是後世的丹東,可以說是後金腹地最重要的軍事重鎮,他這一仗打得整個後金都慌了,而大明則獲得與後金開戰以來的第一場大勝。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大明和後金的戰況就知道了。
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丟失邊防重鎮撫順和鐵嶺。
天啟元年,瀋陽之戰,明軍再次大敗,丟失了瀋陽、遼陽、清河、西平、廣寧,整個遼東八成的土地,不到半年時間丟個精光。
當時遼東的局勢對大明可謂極為不利,鎮江的這場大勝來的可謂恰逢其時。
為了鼓舞士氣,為了樹立典型,同時也為了扭轉遼東戰局,毛文龍被火速提拔,從守備到參將再到副總兵再到總兵他總共才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天啟二年,毛文龍官授平遼總兵官,掛徵虜前將軍印,開鎮東江。
於是,東江軍的傳奇開始了,
天啟二年八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櫻桃渦、渦站。
天啟二年九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滿浦、昌城。
天啟二年十月,毛文龍率軍攻克永寧等地。
天啟三年,毛文龍不斷派兵深入後金腹地,帶領大批遼東平民“叛亂”,後金腹地風聲鶴唳。
天啟四年,毛文龍派兵翻過長白山,奇襲後金老巢,在高嶺、沙松牌大敗後金,俘虜後金戰將十六名,同時他親率大軍在骨寨、骨皮宏、分水嶺與後金大戰三場,三戰三勝,逼的後金主力前來增援,他才退守朝鮮。
天啟五年,毛文龍派兵奇襲海州,在遼東半島又掀起了一股平民“叛亂”的狂潮。
天啟六年,毛文龍趁努爾哈赤率軍進攻寧遠,再次奇襲永寧,逼的努爾哈赤回師鎮守瀋陽。
天啟七年,皇太極率軍進攻關寧錦防線,毛文龍再次率軍奇襲遼陽,皇太極被迫撤軍。
後金對這個搗蛋將將軍可謂恨之入骨,也正是天啟七年,後金大軍入侵朝鮮,端了東江軍的老巢鐵山,毛文龍親族三百七十餘口悉數被後金大將濟爾哈朗給逮了去,全砍了。
後金等於是誅了他九族!
然而,大明朝堂上下對他這個平遼總兵官卻是眾說紛紜,莫一是衷。
毛文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被閹黨挑撥與之對立的登萊巡撫袁可立,被閹黨陷害最後傳首九邊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被閹黨誣陷被迫辭職返鄉的薊遼督師孫承宗對他的評價都很高,認為他是孤懸敵後的孤膽英雄,為大明牽制後金,功不可沒。
但是,崇禎二年,新上任不久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卻突然一刀把他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