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
籃網隊的辦公室。
王明天閱讀完離職協議之後,在協議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埃德斯坦範斯奇把一件信封袋子交給了王明天。
“這是你的薪水,”埃德斯坦範斯奇做出瞭解釋,並非員工離職的特殊福利,是王明天本來就應該享有的權利。
他任職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薪水也一共只有4000塊錢。
王明天沉默地接過了信封,斯坦範斯奇是一個不錯的總經理,至少他還欣賞王明天的才華,認真履職各項工作。
王明天把錢收好之後,和埃德斯坦範斯奇聊了一會兒天。
隨後他在自己座位前收拾收拾筆記本,一些自己記錄的戰術資料,裝在揹包裡後,走出了球隊辦公室的大門。
球館之外。
陽光明媚,綠草如茵.......
籃網隊昨天在官網正式確認了這一則訊息。
訊息猶如大海浪花,翻不起NBA的任何風浪,關注籃網的新澤西鐵桿粉絲以及籃網隊本身的隊員可能才會注意到這一個小訊息。
而關於“華人助教離職”的新聞,在國內卻引起不小反響。
畢竟華人在NBA裡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姚明,一個是王明天,儘管很多人叫不出王明天的名字,卻知道有這麼一個華人的助教,並被稱為可能任職主教練的存在。
一時間,國內眾說紛紜。
“果然還是實力不行,被人炒了魷魚。”
因為沒有任何新聞關於王明天是如何下課,所以網友們盡情的發揮想象力,一種實力論調便佔了上風,很多人相信,王明天還是缺少一些水平。
國內如此,美國就更加誇張。
關注到這則訊息的媒體大書特書,一是聲討王明天沽名釣譽,在他們的印象裡,教練圈本就沒有華人什麼事,剛開始的強行上位,也不過只是譁眾取寵罷了,時間一長,就正如他們一開始所說的那樣,原形畢露;二是聲討斯坦範斯奇運營太差,活生生被某些“水貨”教練騙了工資,真當老闆錢不是錢咯?
王明天甚至迎來了第一個主動要求採訪他的媒體記者。
“你是實習生吧!”
王明天用審視的目光打量這站在他門口的黑人女記者。
第一句話,就把別人嗆得不行。
“我是正式記者!”黑人女記者出示了自己的記者證,原來是《休斯頓哨兵報》的體育記者。
王明天聳了聳肩膀,表示無所謂。
可轉身之後,他又很認真地整理了一下客廳裡的雜亂擺設,把啤酒罐頭,零食什麼都收了起來,拿起掃帚做了一番打掃。
“今天是有火箭的比賽麼?”王明天坐在沙發上,給黑人女記者倒了一杯橙汁。
“額......”黑人女記者攤了攤手,尷尬地頓了幾秒,然後點點頭:“是的,今天晚上,休斯敦火箭做客新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