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主場G2戰大潰敗,媒體是沒得說了。
巴克利慶幸自己第一場預測正確了,兩場裡預測對一場,總算抱住了一半的臉面。
76人晉級機率從百分之18,一下子就增長到了百分之47。
丟掉主場優勢的騎士隊,在外界看來,能贏76人已經非常懸了。
關鍵是,主教練邁克布朗破不了王明天設的局。
誰也沒想到,王明天竟然開發了這麼一套純粹為了包夾而包夾的戰術,在信奉不給對手空位投籃機會的年代裡,簡直不可思議。
居然還奏效了。
賽後,ESPN裝模作樣地進行了分析。
“騎士的潰敗是偶然現象,”調查顯示:“騎士隊本場比賽,詹姆斯一共被包夾了55次,其中有39次傳出好球,隊友接球后直接空位(兩米內無人防守)的機率高達百分之48,但只最終只命中了其中5球,浪費了詹姆斯大量傳球。”
說到底,還是外面的射手群不穩定。
ESPN最後得出結論,如果邁克布朗想要改善騎士隊的進攻,那麼在第三戰,就必須在外線文章上做有效的排程。
比方說,年輕的吉布森,是否可以出任首發?
ESPN看好騎士隊可以贏下76人隊接下來的兩個主場裡的一場,然後回到騎士主場後繼續獲勝,贏下天王山之戰,最終以4比2或者4比3淘汰76人。
總之,哪怕76人贏了騎士隊38分,ESPN等媒體的目光中,76人仍然沒有冠軍之相,不如朝氣蓬勃的騎士隊。
包夾嘛,最好破的戰術嘛!
.......
紛紛擾擾中,G3戰。
費城,瓦喬維亞中心球館。
76人球迷濟濟一堂,到處都揮灑著熱情,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
76人主場,白色球衣,氛圍比第一輪要好的多。
這就是主場,所有的人,都在大聲喊著76人每一個人的名字,每一個在此戰鬥的76人球員,都有忠實的擁躉者。
王明天抬頭,甚至還看到了幾個關於他的KT頭像板。
教練也是有粉絲的,他定睛一看,是幾個華人。
王明天成為華人之光,費城生活的華人都跑來給他加油了。
比賽在戴勒姆波特和大Z的跳球中開始。
騎士果然進行了變陣,不過不是替換上丹尼爾吉布森,而是換上了埃裡克斯諾,用斯諾和拉里休斯搭檔後場,放棄塞爾維亞投手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
帕夫洛維奇在前面兩場比賽裡,並未展現出出色的投手特質,甚至說,在外線的表現是比較水的,兩場比賽三分線外一共出手了9次,只命中了2個。
其中,上一場在薩弗洛薩的盯防下,帕夫洛維奇4投0中。
邁克布朗換上了防守更好的斯諾,斯諾和拉里休斯都是防守型悍將,後場的防守力度,可謂是聯盟一絕。
另類組合起到效果,首屆比賽,騎士雖然只有17分進賬,但防的76人也同樣只得到17分。
“這是以命搏命啊!”王明天吃驚於邁克布朗的玉石俱焚戰術。
絲毫不在意。
因為埃裡克斯諾的年紀大了,埃裡克斯諾和拉里休斯不同,拉里休斯28歲,正值巔峰,埃裡克斯諾已經34歲,江河日下。跟何況本賽季一直在騎士隊擔任的是替補位置,如今突然首發,要像首發那樣全場保持活力,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