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些人遠遠不是插漢實力的全部,只是分散在蒙古各處了而已。
自虎墩兔之後,足足過了一天,大部隊才開始慢慢動了起來,且行進速極其緩慢。
一方面,他們沒有逃命的緊迫感,另一方面,源自於內心的牴觸。
再過兩三個月就到了剪羊毛的季節了,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們剪下的羊毛隨即就會被關內大明的商人給收走。要麼用銀子,要麼用生活所必須的物資。無論用什麼換,對他們來說都是極好的。
可這一走,誰還能給他們換東西?
再者來說了,他們的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逃?
大明明明那麼喜歡和他們做生意,為什麼會轉過頭來對付他們?
不都是人家治好了大汗的病,大汗又把人家給戲耍了嗎?
你是不想屈居人下,可偏偏要拿大家的性命做賭注。
退一萬步講,就算能僥倖逃脫大明的包圍,以後還能過上像這兩年這樣幸福的生活嗎?
可以說,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也不乏一些貴族。
在虎墩兔帶隊轉移後不久,各個邊鎮就得到了訊息,隨即得到了出兵的命令。
但讓他們倍感意外的是,每鎮只能出兵五千!
五千?
各鎮總兵都懵逼了。
這點兵馬給誰看呢?就算現在咱們的實力壯大了,手裡的傢伙威力大了,可也得低調不是?
要知道獅子搏兔猶盡全力,陛下難道就不懂這個道理?
不可能,陛下行事一向追求穩妥,從來不會打無把握之仗。這次是怎麼回事兒?
但隨後,他們又幾乎在同一時間收到了來自朝廷的補給。
當看到這些補給後,他們心裡的所有問題一掃而空。
原來陛下,是真的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五千兵馬?
是不是多了些?
陝西行都司
永昌衛
永寧堡
張二虎也接到了朝關外進軍圍剿虎墩兔的命令。
作為年前新晉升的千戶官,他也是這次行動的指揮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