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哪有皇帝向臣子借錢的?
要說沒錢吧?還真有。
要說借吧?還真不願意。
更何況,錢的來源該如何解釋?
但是不借的話,又該怎麼拒絕呢?
朱由檢一臉渴望的看著眼前大明除自己之外最有權力的幾個人。
看他們誰第一個表演。
果然,首輔黃立極大人不負眾望,第一個開口了。
“稟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如此草率,陛下剛御極不久,就向外庭諸臣籌款發餉。不太合規矩啊。況且臣等為官清廉,俸祿甚微,維持日常開銷已是不易,哪裡還有餘財供陛下籌措啊。”
黃立極說完,施鳳來、張瑞圖紛紛應和道。
“陛下,我們也沒錢啊。”
“是啊,陛下,我等居京城已是大不易,哪有錢啊。”
“陛下,臣已經半個月沒吃過肉了。”
眼看要變成拼窮大會,朱由檢趕緊出言制止了幾人的哭訴。
“幾位閣老不要著急,朕是這樣想的。明日早朝幾位閣老先帶頭捐一部分,事後如數返還。想必以幾位的號召力,籌集邊餉所欠一百多萬兩銀子指日可待。”
眾人一聽,沉默了下來。
這買賣好像能幹?
既得了名聲又沒損失。
可問題是捐的多了也不行,鉅額財產來源不明也不行。
沒到晚上,皇帝打算向大臣和勳戚借錢的訊息便傳遍了整個京城。
聽到這個訊息的人第一反應是吃驚,接著便是命令家裡人把值錢的東西全部藏起來。
本來打算去酒樓的也不去了。
在家裡開筵席的也不開了。
連妓院的生意都比以往冷清了不少。
一時間,往常燈紅酒綠的夜生活變得蕭條起來。
九月六日,太和門。
不到寅時。
來上朝的人已經在午門外等候了。
大臣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議論著皇帝借錢的事兒。
有的話語中暗帶嘲諷,有的憤懣,有的惋惜,不一而足。
一直到卯時三通鼓響過後,文武百官依次從左右掖門入宮。行完一拜三叩之禮,早朝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