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便來到了第二次會議開始的時間,八位大臣照例先進入了大廳坐下,而後觀眾席上的國家代表同樣也抵達了大廳。
等到時間來到1點55分之後,瓦萊夫斯基再度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經過一天的考慮,想必各位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讓我們再靜靜的等待5分鐘,然後揭曉答案吧!”瓦萊夫斯基神情莊重地說了一句。
當落地鍾沉悶的敲了兩聲之後,第二次會議正式開始。
身為仲裁者的瓦萊夫斯基再一次向在場的眾人重複了上一次懸而未決的話題,波蘭的君主歸屬。
而後他便指著反對馬克西米利安大公的普魯士王國代表曼陀菲爾詢問他們是否依舊堅持,馬克西米利安不適合擔任華沙大公一職。
曼陀菲爾堅定不移地說,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擔任華沙大公本身就是對於歐洲勢力的平衡起到家破壞的作用,因此他提議否決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擔任華沙大公,改為薩克森哥達家族或者維特爾斯巴赫家族選擇一位合適的王子繼承波蘭大公的位置。
只有這樣才能夠維持整個歐洲大陸的平衡,不至於讓歐洲的和平面臨再度崩潰的局面。
面對曼陀菲色的發言,包爾伯爵態度鮮明的表示反對,他認為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擔任君主是全體波蘭臣民的意願,普魯士王國並沒有理由去反對。
至於說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擔任華沙大公會破壞歐陸平衡這件事,更是無稽之談。
新生的波蘭不是奧地利帝國的附屬國,因此奧地利帝國與波蘭之間的關係只是純粹的國家與國家的關係而已。
包爾伯爵的話音一落,瓦萊夫斯基立刻就號召所有國家來對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是否應該擔任波蘭君主這件事進行投票。
正當曼陀菲爾滿心歡喜的以為自己有不列顛與俄羅斯支援的時候,俄羅斯首先給了曼陀菲爾重重的一擊。
戈爾恰科夫大使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俄羅斯帝國支援馬克西米利安擔任波蘭君主?”
而後,涅謝爾羅迭同樣也重複了一句,願意支援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擔任波蘭君主。
接著,不列顛王國的克拉倫登伯爵同樣也微笑著說:“不列顛王國支援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擔任君主!”
有了不列顛與俄羅斯作為示範,原本還在猶豫的瑞、撒、土三國立刻表示支援馬克西米利安大公擔任波蘭君主。
八位大臣中有6位選擇支援馬克西米利安大公之後,瓦萊夫斯基只好向曼陀菲爾投出了愛莫能助的目光。
而此時的曼陀菲爾目光呆滯,眼神渙散,現在的他可從來都沒有想過現在這個局面,他不明白為什麼俄羅斯帝國沒有站在他這一邊,為什麼不列顛王國會支援奧地利帝國。
就在曼陀菲爾愣神之際,瓦萊夫斯基的聲音出現在家他的耳畔:“曼陀菲爾先生,曼陀菲爾先生!”
回過神來的曼陀菲爾眼神略帶一絲哀求的望著瓦萊夫斯基,他想要瓦萊夫斯基像上次一樣結束它。
可惜瓦萊夫斯基並沒有如他所願,他只是淡淡地提醒了一句:“曼陀菲爾先生,你們普魯士王國現在還是反對嗎?”
“我……”曼陀菲爾有了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他想繼續持反對的意見,但是又怕英法俄三家徹底的孤立,
“曼陀菲爾先生,該你做出選擇了!”瓦萊夫斯基再一次“貼心”的提醒了一句。
“我……”曼陀菲爾艱難地對瓦萊夫斯基說道:“普魯士同意馬克西米利安擔任波蘭君主!”
眼見普魯士王國最終還是屈服之後,瓦萊夫斯基笑著說道:“既然我們已經全票透過,那麼這個議題就算是翻篇了!”
接下來,瓦萊夫斯基又將多瑙河公國擺在了明面上,並且當眾宣佈奧地利帝國對於多瑙河公國擁有保護權,奧地利的軍隊可以駐紮在多瑙河公國。
在場的眾人對於這個提議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解決完了多瑙河公國歸屬之後,克拉倫登伯爵同樣也針對比薩拉比亞應該不應該脫離俄羅斯的問題進行了爭論。
俄英雙方各執一詞,不願意退讓一部。
最終在瓦萊夫斯基的調解下,雙方各退一步。
比薩拉比亞可以繼續保留在俄羅斯的框架內,但是必須要以自治的身份保留。
請知悉本書網址:123讀筆手機版閱讀:
『點此報錯』『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