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耀武揚威的鐵甲軍士闖入飯館,用不容反駁的口氣,要求店家把所有人都清出去,蘇瓶梅染當然也在被清理的範圍之內。
隨後店家一臉抱歉的樣子請求大家離開,還說“飯錢不用給了,軍爺已包場”云云。
像梅染這種剛好吃飽飯的人,心中暗喜,催促蘇瓶快點離開。蘇瓶慢條斯理的站起身,腳步悠閒的走出飯館。
剛出門就見到一輛豪華駟車奔來,車伕猛拉韁繩,四匹駿馬嘶鳴站定。駟車前後還有黑袍鐵甲騎兵,集體站定,揚起一片沙塵。待沙塵落下,車簾撩開,從裡面走出一名身材瘦長的年輕男子。
萬隆帝的二弟“和王”趙麟。
之所以能知道他的名號,是因為他的衛隊裡舉著“麟”字王旗,而他身上穿著的正是親王九蟒大黑袍,頭戴親王冕。
所謂“蟒”其實與龍很像,就是每隻龍爪上少一根指頭。各個朝代對服裝的要求都不一樣,哪怕是同一時代不同國家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南晉的親王也穿龍袍,但是七條龍,比皇帝少兩條。
“為什麼皇子長得很瘦?”
周圍聚攏過來許多百姓,圍成一個半圓形,瞻仰親王,蘇瓶梅染也在其中,見趙麟的臉狗舌頭一條,梅染不禁發出感嘆。
蘇瓶低聲道:“你認為皇子都應該是大胖子嗎?”
梅染道:“他們平時好吃懶做的,應該胖才對呀。”
蘇瓶道:“有些人,天生就是吃不胖的。再說,皇子未必都是好吃懶做。有的皇子讀書練武,也很刻苦。”
天德皇帝這些年也沒少努力,一共生有十七個兒子,十六個女兒,可梁朝皇子公主的夭折率很高,就跟清朝差不多。清朝146位皇子公主中,未滿15歲就夭折的多達74人。
夭折率為何如此高,不此贅述,只說現在還剩下九個皇子。萬隆帝趙恬,和王趙麟、賢王趙選、酆王趙蒙、福王趙謙、睿王趙滿、岐王趙騰、安王趙升,康王趙棣。
康王才三歲,萬隆帝沒攆他走,還住在皇宮裡。沒爹沒孃的,沒人管,像個小野孩子似的成天到處亂跑。經常能聽見宮女太監呼喚他的聲音,生怕他跑摔了。
而齊王趙長春、滕王趙鞏、相王趙滅胡是上一代親王。萬隆帝登基之後,第一個幹掉的就是相王。見勢不妙,其他老親王紛紛放棄兵政權力,離開洛陽。只剩下齊王和滕王這兩個曾經的太子黨主力。
眼瞅著趙麟走進酒館,鐵甲護衛守住門窗,蘇瓶梅染打算離開,突然聽身後有人喊:“喂,那個穿督捕衣裳的,你過來,咱家王爺有話要問你。”
一群當兵的走過來,不容辯駁的給蘇瓶搜身。腰刀和懷裡的短刀被收去,搜身完畢,蘇瓶幾乎是被推進酒館的。
和王趙麟是急性子,剛一見面就問:“現在刑部都在查什麼案子?”
蘇瓶把自己知道的說給趙麟聽,最後說道:“臣此來壽安,是要肅清商賊。”
“商賊?主因何事?”
“土地的事。”
趙麟高聲問:“壽安這片地是齊王的,你敢查嗎?”
蘇瓶道:“《肅清商賊案》是皇上欽批,只要是皇上要查的,臣就敢查,無論對方是誰。”
“當朝皇叔你也敢查?好大的口氣!”趙麟瞪眼道:“你叫什麼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趙麟不是真的生氣,而是試探蘇瓶。他當然不是對蘇瓶感興趣,只是想透過蘇瓶,看看萬隆帝都在幹些什麼。而透過蘇瓶這種低品官員的辦事態度,可以反射出皇帝的辦事決心。
剛才,趙麟剛走出馬車時,太監發現周圍的人比較多,太監想讓看熱鬧的人下跪,可趙麟卻沒讓。趙麟低聲對太監說,以後少弄那些沒用的排場,尤其是在京都附近,天子腳下。
趙麟本已去到封地生活,這次被萬隆帝宣召入京,趙麟惴惴不安。他不知道萬隆帝為什麼召他進京。離家之前,甚至已經與王妃交代好後事。
趙麟並沒有為難蘇瓶,見蘇瓶不卑不亢,他還誇讚兩句。又聽說蘇瓶是清化坊的,與唐梅訂有婚約,他仔細看了看蘇瓶。發現蘇瓶腰間的銀魚袋,問此物何來?立下過什麼功勞?
蘇瓶說自己偵破《祁昱案》,龍顏大悅,故而賞賜。趙麟皺眉說,破一樁小案,皇帝能賞你銀魚袋?蘇瓶不知如何回答。趙麟似乎想到什麼,笑了笑,便放蘇瓶走了。
趙麟認為,皇帝是在照顧唐梅,賞賜她的未婚夫婿銀魚袋。而不是因為蘇瓶破案。畢竟破案的人多,可銀魚袋發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