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們要離開洛陽?怎麼好端端地,會突然想著離開?”自從吳詠等人回到別院後,趙伯和阿青就沒露過面,好不容易他們今日來了,趙伯卻跟吳詠說他們準備遠行。
這讓吳詠有些意外,急忙詢問原因。趙伯瞥了一眼自家孫女,笑著說:“我等皆是習慣了流蕩的生活,這些時日多虧了小郎君的收留,老朽感激不盡。”說著,他又嘆息道:“今後不能再為諸位小娘子們演練皮影戲,某心中著實有些愧疚。”
“趙伯何須如此,當初你進府時,咱們就說好了,去留隨意。”吳詠擺擺手道。
隨後,他又關心問道:“你們今後可有打算?”趙伯想了一下,回道:“最近多虧了小郎君的劇本,老朽也有了些名聲,某打算帶著阿青回到鄉里,餘生多收留一些弟子,教導他們演練皮影戲。”
“這樣也好!”吳詠感慨一句。接著,他又笑道:“不過趙伯可否多等一日,再離開?”
“小郎君這是何意?”趙伯疑惑問道。吳詠看了一眼從進屋就一直低著頭的阿青,笑著開口道:“我曾經答應過阿青,要專門為她寫個劇本,今日就整理出來交給她。”說完,他又嘆息道:“這次一別,也不知何時再能相見,總不能讓我食言吧。”
“那就煩勞小郎君了!明日我爺孫倆再登門辭別!”趙伯想了想,便答應下來,然後喊上阿青就要離開。
不過阿青卻開口祈求道:“阿爺,我今晚想留在別院跟小昭姐姐她們告別。”
“行吧!”趙伯深深看了阿青一眼,隨即向吳詠等人告辭離開。這些時日他與鄢展住在一個屋,鄢展對他多有照顧,他心中也是十分感激。
見趙伯出門,阿青對眾人屈身行禮道:“我去送送阿爺,稍後回來。”趙伯和阿青兩人一路無話,等走出鬲候府的大門,趙伯對阿青說道:“你想怎麼樣都無所謂,不過一定要認清形勢,不要太過痴心妄想。”隨即,他嘆息道:“吳詠現在何等身份,多少王公貴族想要與他聯姻。別的不說,就是那位袁氏女,家世相貌都是一等一的。你拿什麼與人家比?”阿青抬頭看了趙伯一眼,隨即迅速低下頭,不過卻並沒有反駁。
因為趙伯說的的確是實話,吳詠身為五姓侯府的子弟,現在又身為天子侍讀,前途可謂非常光明。
門不當戶不對的人,他的家人根本就不會讓他迎娶。而像她這樣普通百姓的女子更加不在考慮之列。
這個時代的門戶等級觀念極為可怕,貴庶不通婚那可不是說說而已。
“你自己看著辦,若是想多留幾日,阿爺也沒有意見。”趙伯見阿青始終不發一言,心裡也是有些不忍。
接著,嘆息一聲,便離開這裡。他如今只有這麼一位親人,就是不想她受到傷害,才決定離開洛陽。
自家的孫女臉上的那個胎記,就是普通人家都會嫌棄,何況是吳詠這樣的世家子弟。
雖然吳詠一直都沒有一絲流露出對阿青的厭惡,在鬲候府的別院,也是阿青最愉快的時光,但趙伯卻不想阿青深陷進去,這些生活不是她所應該擁有的。
阿青看著趙伯遠去的身影,怔立許久,才回到吳詠的別院。成昭和幾名婢女見阿青回來,便將她拉走說些離別的話。
這段時間,她們吃穿住都是在一起,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聽到阿青要離開,眾女都是十分不捨。
她們走後,吳詠卻在思索給阿青寫個什麼劇本好。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借鑑《越女劍》。
《越女劍》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終於幫助越王勾踐雪恥復仇。
阿青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阿青見到西施的美貌後,不忍傷害,飄然離去。
這篇故事是吳詠根據後世金庸先生的《越女劍》改編而成,故事曲折生動,扣人心絃。
據說這是金庸先生根據清人任渭長的版畫集《三十三劍客圖》所寫,以最簡練的筆墨傳達最豐富的資訊。
與金庸其它的作品略有不同的是,這篇可以說是一篇\"故事新編\"。
其實\"越女劍\"的故事在後世許多古籍中都有或詳或略的記載,如《吳越春秋》、《藝文類聚》、古典《劍俠傳》、《東周列國志演義》等書中都有不同角度的記載。
金庸根據這些歷史和,重新創作了這個題材。不過,《越女劍》並不完全是依照上述古籍敷衍而成,而是有著自己獨特的構思。
除篇幅的詳略不同之處,的重點、情節、情調等,都有自己的特點。《三十三劍客圖》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版畫集,給後世的近現代武俠家帶來許多知識和靈感。
金庸原打算替這部版畫集中的每一幅圖\"插\"上一篇短篇,以反\"為文插圖\"之道而行之,後因種種原因,只寫了第一篇《越女劍》就沒有再寫下去,因而《越女劍》也就成了這一個系列的唯一的一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