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提議:“要不咱栽樹吧,總比閒著強。”對啊,都栽上果樹,最起碼一年四季的綠色水果有了保障。
“好啊,咱把所有的院子都栽上果樹,一個院子栽一種,咱的每個院子就有院名了,杏院、桃院、梨院、蘋果院”姥姥聽她越說越不像話,上去拍了她一巴掌。
“光饞水果了,還吃飯不?”可不嘛,快到十二點了。
進了飯店,悠悠就去看牆上掛著的菜譜。糖醋排骨,幹炸裡脊,“夠了,再要個青菜。”姥姥制止了她。
“那就再要個肉絲炒豆角吧。”
姥姥根本沒理她,要了個熗筍瓜。
悠悠光顧著啃排骨了,才不管青菜是什麼那。姥姥抽空就夾筷子筍瓜塞她嘴裡。“吃點青菜,哪能光吃肉。”
吃完飯,悠悠又想起西瓜來。“姥姥,咱到街上逛逛唄,看有賣西瓜的不?”
“你就饞吧,長大了誰敢要你啊?”我的個姥姥哎,您現在就操這心,不累嗎?
“我才五歲,離長大早著那,先吃了再說。”悠悠絕對沒有姥姥的遠見。
看到一個副食門市,走進去悠悠就高興了,不僅有西瓜,還有甜瓜。甜瓜就是傳統的花皮甜瓜,散發著濃濃的香味,一進屋就能聞到。
西瓜和甜瓜都是一毛錢一斤,娘倆要了十個西瓜,又要了二十斤甜瓜,裝了兩個麻袋。
回到自家的院子,娘倆就進了空間,先洗個甜瓜吃。香甜可口,比後世的新品種還好吃。悠悠認為主要是陸地自然成熟的原因,和品種和技術無關。
吃完甜瓜,喝了杯茶水,悠悠和姥姥在空間睡了個過癮的午覺。醒來一看快四點了,趕緊去了汽車站。
二爺家熱鬧啊,十個小豬仔被圈在一起,擠在一起睡的呼呼的。好幾個人在院子裡搭豬圈,幹得熱火朝天。
一家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桂蓮又恢復了溫柔的神情,和二奶奶特像娘倆。
以後,悠悠又多了一項新任務,得把這十頭小豬仔看好了,各種防疫得跟上,還得偷摸的進行。這坑姐的時代,做好事不留名不說,還不能留痕跡。
隊裡的麥場裡也非常熱鬧,堆著好多的簸箕柳條,村裡的婦女和老人在那,把柳條截成二十公分長短的斜插條,便於插栽。
初四這天,姥姥帶著悠悠去了臨水,直接去了李保國那。他果然在家裡,把貨物搬回院裡。別人點著貨,他們在堂屋坐著說話。
李保國泡著茶對姥姥說:“姐啊,玉玉這兩天就盼著您來了,那院子也給回話了。六千元的底價,一分也不讓了。您看合適嗎?”
合適,不算房子,光是那十五畝的宅基也合適,其實就是千的原價,悠悠都覺得自家撿了個大便宜。再等幾年,到了十年代初,這個價格絕對買不到。
“合適,謝謝你了兄弟,給我省下這麼多的錢。你知道怎麼辦手續不?”
“這我可真不清楚,不過我也找了個熟人,您先喝口茶歇歇,咱一會問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