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教授的質疑讓一旁空中調雲勘察小組的成員臉色有些異樣。
最後還是劉教授乾咳一聲起身解釋道;
“有一部分是。
其實整個專案出發點,是九六年富市青雲宗集團結合當地氣象局所提交的一份以華國傳統文化中,立足國運五行輪轉,和超高空域氣象節點溫度調節的實驗進行的擴充套件。
雖然現在天河假說還沒有得到完整的論證。
但是九六年富市氣象站在青雲宗集團傳統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已經實現了在八千米超高空域氣溫調節下實現了大規模人工降雨。
也就是那次的降雨作業,這才讓我們懷疑在地表兩千米雲雨層之上的更高空域,有著一層影響著全球氣象的天河。
在移山調雲專案勘察的時候,我們委託國際衛星組織和俄國航空發射了遙感衛星進行驗證,這才發現的端倪。
最後在老院長的幫助下,完善了整個規劃。”
劉教授的話讓在場的眾人恍然大悟,老院長不必多說,單單他口中的那篇論文也是讓眾人記憶猶新。
無他,關鍵是那篇論文太有名了。
當初那份論文想要發表在華國氣象學報,只是被編輯看了兩眼後給否了。
最後不知道怎麼回事,被運作登上了內參,當時就在國內氣象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畢竟整篇以華國傳統五行輪轉作為主要論證點的氣象學論文太奇葩了。
你說它科學吧,全文講的都是玄學五行。
你說它不科學吧,它還有真實的實驗記錄,實現了超高空人工降雨,當時氣象局組織了不少團隊對那份論文進行研討。
畢竟在現有的人工降雨技術和科學認知中,超過了六千米的稀薄空域進行溫度調整,根本就不會對真實的天氣現象產生干擾。
等會場內的眾人對報告的爭執討論逐漸陷入尾聲的時候,會議主持人也適時的站了出來。
“現在對西北省空中調雲計劃即喜馬拉亞山脈開口專案進行最後的表決。
本項表決將代表華國科學院氣象學院對本專案進行論證背書。
下面請表決。”
表決結束,所有人看著表決結果並不意外。
畢竟專案已經有了真實的實驗基礎,也多次透過了論證。
資料詳實之下,加上老院長背書,只要對這些資料進行核算,都能看到空中天河工程真正完成後對華國境內所產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這邊得出結果後,不一會被抱去隔壁休息室的宋寒和老院長又被人請了回來。
會場內的所有人看著主席臺上那個坐在寶寶椅上的身影都忍不住開始竊竊私語。
只有宋寒看到結果的時候,明顯愣了一下。
“否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