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一般人沒什麼,但是對墨莊和楊府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謝能羽搖頭說:“師傅還沒定下來,大師兄肯定是對這些沒興趣,他認為我的性格不大合適,其實盧巖和細封步賴也不行。這次來師傅給我安排了一個活,就是海上航運,回去就要去南方見張鎮周。”
兩人說著話,已經一路走過去,陳稜有些羨慕周紹基和楊崇師徒的親密關係,自己就差了一點。崔君肅緩步走過來說:“大將軍應該去涿郡拜訪一下越王,後面是撤回南方整頓,還是再打一仗,需要越王決斷。說實話,我沒有參加前兩年的海戰,對越王的安排一開始有些不解,現在看這才是最穩妥的方案,打到目前,我們連河北的力量都沒有完全動用,高句麗就已經招架不住了。”
陳稜會意地說:“我把幾個學生帶過去,正好把海圖再補充一下。”
海圖是船隻在海上的指路燈,在大隋,過去來護兒曾考慮過這件事,但是因為技術等原因始終沒弄起來,可自從楊崇開始插手水軍,這件事變得異常容易,司南和新式的標圖方式出現,讓一張張海圖迅速產生。陳稜有時候在想,楊崇不願意楚王杜伏威帶領水師,不是怕楚王立下什麼赫赫戰功,恐怕更是怕海圖洩露,畢竟除了打仗,海商也需要海圖。
陳稜等人沒想到一上岸就看見了王珪,王珪滿面含笑,上前行禮說:“越王特命下官前來犒勞各位大人,順便傳些話。”
陳稜笑道:“王大人,有話儘管說,越王有什麼吩咐?”
王珪肅容說:“難得大將軍如此通達,越王有令,命沈光、王君廓率本部前往遼東軍接防,命劉仁軌為此地望崖港守將,命韋挺為文登郡守,闞稜、周紹基為左武衛將軍。另外請陳大將軍和闞將軍前往涿郡議事。”
韋挺試探問道:“文登郡可就是渡海的出發地,元弘善不是在那裡嗎?”
王珪解釋道:“元弘善只管造船,不管地方,所以朝廷才決定單獨設郡,全力支援水師。同時在華亭郡設立糧倉碼頭,專門運糧食到東北。”
韋挺嘆了口氣說:“越王還是不願意傾全國之力打這一仗,高句麗畢竟有三十萬甲士,靠著十萬精兵難以擊垮對手。”
王珪露出一絲微笑說:“這正是越王召見大將軍的原因。”
陳稜見過楊廣的三次東征,哪一次不是雞飛狗跳,但是論戰果其實還沒有這兩年徐世績和自己取得的成果大。畢竟眼線實實在在地把戰線推進到玄菟郡,陳稜想起一事問道:“徐元帥現在何處?”
王珪搖頭說:“不知道,徐元帥一直沒有給我們詳細的訊息,鄧將軍傳來訊息說突地稽又送回來五千多靺鞨族的婦女兒童,黑水靺鞨和伯咄靺鞨的使者都到了營州,願意歸附大隋。目前白山部靺鞨和粟末靺鞨的人全部遷到了大同江,安車骨部和拂涅部已經被滅,玄菟郡附近只剩下號室部,聽說正在和黑水靺鞨指揮的勿吉聯軍作戰。”
陳稜看過東北的研究報告,勿吉和靺鞨是同一族,史載勿吉原有數十部,南北朝之初,勿吉人擺脫了邑婁人的控制,佔據了先前肅慎人、邑婁人的故地,後逐漸分化。南下滅掉扶余的部落發展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七大部;但是大莫盧國等十幾個部落依舊存在,黑水靺鞨這麼多年來能不屈服於高句麗,就是因為有這些同根的盟友。
崔君肅笑道:“那麼玄菟郡北面的威脅消除,高句麗只能從長白山和遼河發動進攻,徐世績的壓力就會小了很多。對了,越王有沒有下一步的計劃?”
王珪從袖中掏出一個密封的竹筒遞給了陳稜,陳稜開啟一看笑道:“崔大人,你們休息十日,要是天氣的好的話,便移師滄州,我從涿郡直接過去。我們在那裡過冬天,開春以後再分批南下護航,武器裝備會在滄州補充大半。”
眾將都聽明白了,分批護航,不影響派出船隻騷擾高句麗,答應一聲便各自去忙了;陳稜在大軍駐紮完,吩咐了周紹基和崔君肅,便和王珪、闞稜帶著衛隊直奔涿郡。竹筒裡其實約見的地方不是涿郡,而是無終縣,陳稜明白,楊崇不是故弄玄虛的人,無終縣一定有什麼需要自己去解決的事情。
無終縣,現在和大棘城一樣,是遼西的經濟重地,繁華不亞於中原大縣,就是各族的胡人多了一點;城外牛羊成群,都是各地胡族趕來交易的,陳稜一行穿城而過,發現市面繁茂,大米、青鹽、瓷器、珠寶、皮革、藥材等,應有盡有,不過看得出來,有一半的商鋪都是胡人開的。
楊崇的大營在無終縣西,旗幟招展,足有兩萬勁旅。陳稜到門口一通報,虞綽和史大千便迎了出來,一路接到越王大帳;楊崇、裴矩、崔民壽、盧彥卿、張金樹等人都在,汪華被楊崇安排留守涿郡,眾人正在一邊飲酒,一邊商量事情。
楊崇請陳稜等人入座,親自敬了陳稜和闞稜一杯酒說:“現在長安國庫緊張,但是高句麗的戰事停不下來,所以請你們過來就是宣佈一件事,三年來徵調了大量民船和私兵進入水師,一直是銀行在代為操作,其中的艱難和虧損我心裡有數,目前無終縣的稅收已經接管,我和崔大人他們商量過了,從現在開始,無終縣繼續包稅兩年,這兩年的費用全部用於償還水軍的借貸和將士們的福利,所以以後你多了件事,過個一年半載,要派人來無終縣查賬。”
陳稜和闞稜急忙離座拜謝,江南士族和韋家對此其實說過多次,只不過楊崇和杜伏威、李孝恭的船隻也在裡面,其他人不好多說話;好在楊崇恐怕一直想著這件事,才有無終縣的包稅轉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