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人占星卜算,推演數十年,終是破解了無鏡墟的開啟規律,再過三日無鏡墟便會在此地開啟。”凌雲峰神侍之一的嶺東道。
張四有些不明白,這些人都是神仙一樣的人物了,又是什麼縹緲山的神侍,為何也要到這裡來?
“莫怪我多嘴,幾位老翁都已經是神仙一樣的人物了,為何也要尋找無鏡墟?”
張四忍不住問道,既然是神侍,便已經拜入了神庭,為何又要改投仙門宗?
張四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兒,按說修行之人最是虔誠,這幾位又這樣的年歲,臨了換了神庭,也是詭異。
“哈哈哈~”
聽到張四說他們是神仙,幾為老翁皆是忍俊不禁。
“神仙?哈哈哈~我們幾個不過修行短短六七十年而已,只是這凡塵悠悠眾生中的滄海一粟,微不足道,離那仙人仍有數十萬天階的距離,實在不敢當,不敢當。”矇眼老翁嶺西笑道。
“我們幾人自記事起便一直在縹緲山修行,幸得各位前神侍教導,用了近六七十年的時間捧文唸經,看雲海星辰,占星卜算天象,卻因資質平庸,慧根不足,也只是學到了些皮毛,直到前幾年才驗算出前神侍出山前留下的篆文,這才來到此處。”嶺東道。
他是凌雲峰四大神侍之首,年歲也最大。
這縹緲山的神侍,一生只有兩種結局。
一是,演算前神侍留下的篆文,若未能破解篆文,便要一直待在縹緲山直至閤眼,由主峰縹緲峰神侍為其超度,將其屍身尸解,落入天坑祭奠神鷹。
二是,若破解了篆文,便要離山。
所有神侍一生只可以離山一次,只去無回。
無論哪一種結局,在神侍去後,眾山峰神侍會聚在一起推演命理,演算天象,推選出新的神侍,並繼承前神侍離去前留下的篆文。
這篆文是繼承而來的。
有些神侍終其一生都未能破解,還有一些自認為破解出了結果,欣欣然的在下山前進行加密,重新留給繼任者。
於是這篆文一重加一重,其中自然也不乏一些誤導和錯誤,越是後來人,想要破譯便越是艱難。
嶺東說他們幾人資質平庸,慧根不足,可實際上他們四人卻縹緲山史上最年輕的神侍了。
因幼年一同修行,彼此關係還不錯。
於是自繼承神侍之位,拿到篆文起便決定一同破解。
四人合力破解了數十年,終於演算出了三個字:無鏡墟。
又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推算出無鏡墟的開啟世間和方位,這才決定出山。
這凡塵中甚少有人知曉,其實縹緲山和無鏡墟的仙門宗同出一脈,那縹緲山的創山始祖後來便是去了無鏡墟。
他們在這凡塵中修煉數十載,日捧文經,夜算星象,推演篆文,不過都是最初級的演練,只有破解前人留下的篆文,進入無鏡墟,方才算是進入了修行之門。
他們也是推演出篆文後,從前人遺蹟中發現這個秘密的。
人生短短數十載,而修行之路卻上百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