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霄看向說話的大臣,內閣大學士李望儒。是個重規矩的老頭,他在先帝時候就頗受重用,不像是能被輕易煽動的人。
又有幾位大臣紛紛出列皆推舉三皇子,他們都在朝中得力。如果不是有心而為,那便是真的認為皇上是該立三皇子為太子。
大周朝的傳統,立嫡不立長。先帝沒有嫡子,所以看皇子們的能力,但先帝和先帝之前的幾位皇帝都是因為是嫡子才被立為太子。
謝霄眼底微沉,他對三皇子的不同其實足以體現出他有意立三皇子為太子,但不是現在。
立太子的事情每天都有人提起,前朝後宮無一人不在議論。
皇上則似是完全沒有反應,壓下了所有的奏摺。皇帝的態度將這件事推向了高潮,連上京城裡百姓都開始有所耳聞,茶餘飯後也能說上幾句。
有皇子的嬪妃都在觀望這件事,當然也包括顧盼芙。然她不是為了太子之位,她甚至比皇后更希望皇上能將太子定下來。
這樣,她和她的孩子們才能是最安全的。
“娘娘,剛才有幾個嘴巴不嚴實的,奴婢把他們罵了一頓。”含蕊氣呼呼的進來。
皇上快一個月沒進後宮,後宮裡氛圍嚴峻。主子都已經明令禁止討論立儲之事,那幾個嚼舌根還不老實,讓人聽見了豈不是要牽連主子。
顧盼芙笑了笑,她手裡是啟蒙的書,她最近都在找一些有趣的故事讀給五皇子聽,“又快過年了吧。”
靈犀宮外已經被大雪覆蓋成白茫茫的一片。
顧盼芙看著含蕊茫然的表情,手指在虛空中點了點她,“過幾日就沒事了,你和含露先把年節裡要用的東西整理出來吧。”
這場立儲風波一直持續到了年關將至,是皇后出面解了皇上的困局。
皇后跪在太宸宮前,一番話言明,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之時,雖皇上和朝臣都對三皇子寄予厚望,但三皇子年齡尚小,還不足以擔太子重任,還請皇上與各位大臣慎重考慮。
皇后的一步以退為進讓進言立三皇子為太子的大臣們都啞了火,皇上也有了臺階可下。無人不稱讚皇后的深明大義,母儀天下。
皇后從兩儀殿內出來,看著遠處的一片雲,扶著紫蘭的手,“走吧,回宮。”
紫蘭察覺出娘娘的心情不是很好,抿了抿唇,“娘娘。。。”
皇后卻沒有要跟紫蘭說話的意思,她沒有坐鳳輦,而是慢慢的行走在宮道上。
剛傳出來要立三皇子為太子的時候,皇后是有過期待的,她希望皇上就此定下三皇子為儲君。所以拖了兩個月才出面,這何嘗不是對皇上的一種試探。
然皇上就是皇上,任何人休想逼迫他做事。
皇后為了三皇子,她必須退步,即便得到的不過就是皇上一個似是而非的承諾。
足夠了,只要她一天還是皇后,就沒有人能拿走阿珩的太子之位。
其實從女主第二次懷孕被下毒開始,就已經是這篇文的後半部分了。
可能有一些地方還不夠精細,但這的確是我設定的大綱~
如果有疑問可以禮貌提問,我會多多改進的!
謝謝大家支援!鞠躬!打劫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