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牆倒下了!」
眼見木柵欄居然被滿洲騎兵強行拽倒,木柵欄後面的夏軍步兵連忙後撤,在各自的長官的命令下迅速在缺口後面組成反騎兵空心方陣。
而在同時,留守營地內沒有一同出營的朱雀左旅也在蘇辭的調令下分批向缺口趕去,意圖在缺口後面組成一道固若金湯的防線。
不過滿洲騎兵並沒有繼續衝入營地內的打算,他們看著缺口後迅速組成方陣的夏軍步兵,只感慨了一句真是精兵,便拍馬在營地外遊蕩,在馬背上用弓箭向營地***擊。
不時有夏軍步卒被箭矢射殺,但結陣的步兵同時也在用二式步槍還擊,槍聲震天,不時有騎兵中彈從馬上栽落。
夏軍營地這裡爆發激戰,營地外,蘇定遠率領的第三鎮也終於與清軍主力逐漸接敵。
在順治皇帝的激勵下,清軍士氣高昂,他們如潮水般向列陣後的夏軍湧去,清軍以漢軍旗和漢人包衣在前,滿洲步兵及索倫營在後,滿洲騎兵與蒙古騎兵在側翼,向夏軍單薄的陣線壓去。
眼見清軍氣勢如虹,蘇定遠一時間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麼要趁勢追擊在營地外迎敵了,但現在已經沒有後悔的機會了,他只能冷靜的指揮部下進行作戰。
在清軍發起進攻後,被部署在軍陣前的步兵炮率先開火,隆隆炮響中,數十枚炮彈呼嘯著飛向清軍軍陣,落入人群后並未炸開,而是直接犁出一條血路,不論身上甲冑是否精良,也不論地位高低,凡是被實心彈擊中皆只有被砸成一灘碎肉這一個下場。
眼睜睜看著自己身旁的戰友死狀悽慘,即便剛剛在皇帝的激勵下士氣如虹,現在不少士兵都冷靜了下來,心中再次升起了恐懼之情。
好在清軍炮兵並沒有在後面看戲,他們也及時展開還擊,雙方炮兵隨即進入炮戰之中,炮彈在戰場上相互飛過,或是落入人群之中,或是砸在無人的地面上。
每一次落入清軍軍陣後產生的傷亡雖然對數量龐大的清軍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清軍底層士兵計程車氣還是出現了變化。
如果順治皇帝或者那些清軍主將能夠像遊戲裡直觀的看到步卒士氣的話,他們就會看見士氣已經從剛剛的戰意高昂降了下來,而對面也會時不時被炮擊到的夏軍計程車氣卻是全程不變。
很快,清軍前軍進入夏軍二式步槍的最佳射程範圍,前排夏軍開始噼裡啪啦的向清軍射擊,陣陣槍聲中,清軍前仆後繼的中彈倒下,在將佐的命令下依舊踩著斃命袍澤的屍體發起衝鋒。
然而,夏軍火力極為兇猛,從清軍進入最佳射程範圍後幾乎全程沒有停下來過,清軍每前進幾步都要承受一輪排射,巨大的傷亡直接讓前面的漢人步卒計程車氣迅速跌入谷底。
很快,漢人步卒就承受不住巨大的傷亡,尖叫著向後逃跑,短短不到五十米的範圍內,清軍就丟下了上千具屍體,後面的滿洲兵早已料到他們會敗退,舉起佩刀奮力砍殺逃跑計程車兵,勒令他們轉身繼續衝鋒。
漢人步卒頓時被砍殺一片,他們面對那凶神惡煞的滿洲兵,再看看身後硝煙還未散去的夏軍軍陣,咬了咬牙,還是轉身向夏軍軍陣衝去。
就在他們衝入五十米內之時,被部署在步兵中間的步兵炮徒然開火,早已裝填好的霰彈在轟鳴聲中以扇形射出,瞬間將射程範圍內的清軍步卒射翻。
這一射,清軍步卒再一次崩潰,不論身後類似於督戰隊的滿洲兵如何揮刀砍殺都不敢回頭。
嶽樂眼見漢人步卒成功將夏軍的霰彈逼出來了,當即下令滿洲兵放棄砍殺漢人,讓那些漢人向側翼潰退,滿洲兵趁夏軍裝填彈藥之際將夏軍拖入近戰之中。
同時,他也命令左右兩側一直沒有發起進攻的八旗騎兵與蒙古騎兵向夏軍側翼發起
衝鋒,意圖雙管齊下,直接將夏軍步兵擊潰在這平原之上。
嶽樂心中暗自發誓,他一定要讓狂妄自大的夏軍在遼陽北付出代價,給他們一個極為深刻的印象。
嶽樂的軍令很快下達,前面的滿洲佐領們連忙用蹩腳的漢語高聲命令那些潰敗的漢人向左右翼逃,衝擊軍陣者殺,並斬殺許多繼續衝擊軍陣的潰兵,其餘的潰兵見狀,連忙按照他們叫喊的內容往左右翼跑去。
隨即,滿洲兵和索倫營大步向前,向還在射擊的夏軍戰線發起衝鋒,他們也知道盾牌無法擋住夏軍射出的彈丸,因而直接將笨拙無用的盾牌丟下,以肉體硬接步槍彈丸。
鑲皇旗,上三旗中最為精銳的旗軍,他們也是戰鬥意志最高的旗軍,愛新覺羅家族的利益直接關乎到他們身上,因此這些旗軍全然不顧傷亡,在陣陣喊殺聲中衝向夏軍。
夏軍也是第一次遇到能夠無視傷亡繼續衝鋒的軍隊,他們一時間感到了巨大的詫異,但手中射擊的動作沒有停下,直到清軍衝進二十米的範圍內後,夏軍才終於停止射擊。
他們在各自軍官的喊聲中挺起裝有刺刀的步槍,相互對視一眼,隨即在密集的軍鼓聲和軍號聲中,怒吼著向敵軍發起反衝鋒。
兩軍很快迎面撞上,刺刀見血,戰刀見紅,雙方迎面撞上後,漫長的戰線上頓時倒下數百人,夏軍以刺刀捅刺敵人,或是以槍托砸擊敵人頭部,清軍則是揮刀劈砍,雙方都沒有盾牌護身,只能看誰身上的甲冑更能保命。
好在夏軍即便是全員裝備二式步槍,仍然沒有淘汰掉笨重的甲冑,這讓他們在近身肉搏中沒有落下下風,如果沒有這身甲冑,只怕是單單一個照面,夏軍就直接被對面身著鐵甲的清軍如砍瓜切菜一般殺翻了。
近戰中,夏軍逐漸感到吃力,他們要面對的除了裝備精良的滿洲兵外,還有武器裝備較為簡陋,但更加驍勇善戰的索倫兵,夏軍在與滿洲八旗兵近戰時或許還能打得有來有回,可在與索倫兵交手後傷亡徒增,那觸目驚心的傷亡讓以夏軍戰線第一次出現了動搖。
而在這時,夏軍側翼也開始與清軍騎兵交火,面對清軍騎兵的大舉衝鋒,夏軍步兵只有組成反騎兵空心方陣拒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