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吧,把外來者趕出去!」
「吼!」
隨著首領一聲令下,躲在密林內的六十來號土人戰兵吶喊著跳了出來,朝著毫無防備的夏軍士兵衝去。
夏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喊聲嚇了一跳,當他們發現那些高舉著武器朝著自己衝來的土著時,瞬間就明白了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哨長安三貴迅速舉起腰刀,喊道:「列陣迎敵!鳥銃手後撤,為鳥銃進行裝填!」
他話音落下,二十名士兵迅速分出陣型,手持小圓盾與腰刀計程車兵站在前排掩護,十名攜帶鳥銃計程車兵站在後面,他們將鳥銃架在身前,儘可能趕在土人殺來之前為鳥銃裝填好彈藥。
鄭氏水兵使用的鳥銃同樣配備了紙包彈的技術,因此他們能夠能快的完成裝填,只需要確保鳥銃上的火繩沒有熄滅,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射擊。
十幾秒後,鳥銃裝填完畢,十名士兵連忙舉起鳥銃,在安三貴的命令下舉槍瞄準,而就在這時,殺來的土人奮力擲出飛鏢,那飛鏢旋轉著飛來,前排士兵連忙舉盾格擋,但還是有一枚飛鏢朝安三貴飛去,後者眼疾手快揮砍過去,直接將飛鏢斬斷。….
「放!」
砰砰砰——
十把鳥銃登時一齊開火,對土人來說就如同平地驚雷一般,奔跑在最前面的三名土人當場被射***命,還有一人中彈受傷,但並沒有倒下,其餘人驚恐於鳥銃射擊的聲音,毫不猶豫轉身逃跑。
那首領也在逃跑的行列之中,在他看來,剛剛的聲音就好似天上的神靈發出的怒吼一般,這是在警告他們不要再向神靈的使者發起攻擊——能夠使用神靈賜予的武器,那不就是神靈的使者嗎?
眼見土著人居然被這十把鳥銃驚得潰逃,安三貴頓時有些無語,不過他也已經算是習以為常了,之前在新幾內亞島的時候,島上的土人也是這樣被擊潰的。
安三貴並沒有下令追擊,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三具屍體,道:「把屍體抬走,返回營地向提督大人彙報此事。」
……
當安三貴和他的部下抬著這三具屍體回到營地時,頓時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營地內的水兵們紛紛圍了上來,看著那醜陋的黑色屍體指指點點。
施琅和黃安也聞訊而來,他沒有嫌棄屍體身上的臭味,近距離觀察起了屍體的外貌,隨後給出了一個結論:
「絕島上的土人與大島(新幾內亞島)上的土人幾乎完全相同,極有可能屬於同一族群,甚至他們的語言都有可能是一樣的。」
他能夠得出這個結論,也是基於兩島之間的距離不遠而判斷出來的,大島上的土人能夠建造木舟出海航行,這就為兩地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基礎。
隨後,施琅又從哨長口中詢問了當時遇到攻擊的經過,得知對方的科技水平與大島上的土人同樣落後,且懼怕鳥銃,施琅頓時就放心了。
既然可以確定絕島
上還有其他人類,且這些人類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後己方,施琅便有了別樣的想法,他當即回到大帳內,命人備紙研墨,洋洋灑灑寫下攻佔絕島與大島的提議。
施琅認為,此地為中華最先發現,就應該為中華所有,且為了發現此地,南洋水師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若是就這樣拱手讓給他人,實在是不應該。
他提議向絕島與大島移民,設立都督府,派遣流官治理,逐步進行開發,剛好也能夠解決人口過多而導致的土地兼併,歷史上哪個王朝末期不是土地兼併嚴重導致許多百姓無地可耕最後變成流民,流民又演變成農民起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能夠攻佔儘可能多的土地,就能解決百姓無地可耕的問題。
施琅並不認為他提出的這個建議不會被透過,從當今聖上對向外擴張的積極性就能夠看出,當今聖上是一位十足的戰狂,他要比漢武帝、明成祖更熱衷於對外擴張,又怎麼可能會放棄這麼一個無主之地?
為了防止返回呂宋的船在半路遇到海難,施琅又讓人多傳抄了幾份,多派了好幾艘船返回呂宋,施琅已經能夠預想到,當他發現絕島的訊息被傳回江寧以後,他的名字將會被江寧百姓人人傳頌的場景了。
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