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能夠直接殺傷步兵的實心炮彈相比,主要以燃燒和彈片殺傷的火箭彈的表現就稍顯遜色了,火箭落地後,因為地面覆蓋了一層積雪,並沒能在地面上引燃一場火勢,只有一些倒黴蛋死在了飛濺的彈片下,或是被爆炸產生的火焰點燃身上的戰袍,化為一個火人。
夏軍這邊同樣也遭到了火炮的打擊,但相較於周軍,夏軍因為炮擊而產生計程車氣變動幾乎沒有,尤其是遭受較多炮彈關照的中軍,遭到炮擊的第三鎮將士怡然不動,補上陣亡袍澤的空位,繼續前進。
隆隆炮聲中,夏軍逐漸逼近,並終於進入周軍的弓弩射程範圍內,周軍萬箭齊發,向逼近的夏軍一波攢射,那密密麻麻的箭矢從天而降,如雨點般落入夏軍軍陣內,儘管夏軍步卒有盔甲防身,但仍然有許多士兵中箭倒下,鮮血染紅了潔白的地面,滾燙的鮮血也逐漸將積雪融化。
蘇定遠在後面全程看著己方步卒與周軍交戰,他目睹周軍以弓弩攢射大量殺傷夏軍,又目睹夏軍在進入步槍射程後,以雷霆之威向周軍打出數輪齊射。
那槍聲迴盪在整個戰場上,密集程度就如同過年時的爆竹一般,但其威力和對士氣的打擊可不是軟綿綿的爆竹能夠比擬的。
兩軍接戰,蘇定遠心中卻一直沒有放下心來,他在觀看戰場全程的同時,其實也在尋找著周軍軍中一支令人不得不防的武裝——關寧鐵騎。
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鐵騎名揚天下,是能夠與滿清八旗在野戰中硬撼的存在,即便是在吳三桂投降後,關寧鐵騎仍然保留著建制,活躍在對農民軍與明軍的戰場上。
可現在,他從頭到尾都沒有看見關寧鐵騎的存在,在吳三桂的皇旗周圍也沒有看見那些身著布面甲,手持三眼銃的重騎兵。
蘇定遠正是為了防備這支威名遠揚的騎兵,才將軍中所有的騎兵都按兵不動,等待關寧鐵騎的出現。
以吳三桂的風格,他不可能不將關寧鐵騎這支精銳騎兵放在後方讓他們不參與戰鬥,除非……他們提前埋伏在了其他地方。
想到這,蘇定遠的心中響起一陣警鈴,他的目光開始在戰場周圍掃視,想要尋找能夠埋伏騎兵的地點,他的目光橫跨就鎖定到了戰場一側的密林,那片密林他並沒有命人前去探查,也不知其深淺,但單從外面看去,似乎的確能夠藏著大量人馬。
出於謹慎考慮,蘇定遠還是決定命人前去檢視,他派出幾名斥候趕往密林,為了謹慎起見,還命沒有參加戰鬥的新津侯譚弘率領本部防備密林方向。
不過蘇定遠還是慢了一步,眼見兩軍步卒已經接戰,埋伏在密林內的關寧鐵騎終於按捺不住,向夏軍露出了他們的獠牙。
關寧鐵騎在吳三桂親信猛將吳國英的率領下紛紛脫下用以偽裝的白色長袍,策馬衝出密林,向夏軍側後方殺去,埋伏的千餘鐵騎緊隨殺出。
突然殺出的關寧鐵騎瞬間吸引了本就將目光投向此地的蘇定遠的注意力,他心道果然有埋伏,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他心情有些輕鬆的調動軍中所有騎兵,命桐城侯
馬騰雲與南漳伯王光興分別率軍前去迎戰。
沒錯,人類最恐懼的便是未知,如果關寧鐵騎一直沒有出現,蘇定遠還會一直擔心掛念此事,可在關寧鐵騎出現後,他的心就鬆下來了。
雖然蘇定遠派出了所有的騎兵,但因為夏軍之前一直都是在地勢複雜的西南作戰,因此軍中沒有維持大規模的騎兵,所有騎兵加起來也不過兩千五百餘人,而且騎乘的戰馬還是西南體型矮小的貴州馬,如何與高大的遼東駿馬相比?
不管怎麼說,馬騰雲與王光興還是勇敢的率領騎兵迎了上去,兩人身先士卒,手持長槍,拍打著胯下駿馬向關寧鐵騎迎了上去。
兩軍騎兵發出截然不同的口號和戰吼聲,在這潔白的大地上迎面相撞,在接戰前,關寧鐵騎點燃三眼銃,向迎面而來的夏軍騎兵打出密集齊射。
震耳槍聲中,夏軍騎兵紛紛中彈落馬,如下餃子一般栽落到地上,隨後,在三眼銃射擊產生的硝煙中,關寧鐵騎掄起三眼銃,朝著迎面的夏軍騎兵重重砸了過去。
隨後,在摻雜著骨頭碎裂的清脆聲響和人發出的刺耳慘叫聲中,雙方擦身而過,人仰馬翻,互有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