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藤牌與腰刀的藤牌兵們隨即怒吼著衝下山去,他們將藤牌護在身前,擋住飛來的彈丸和箭鏃,如同猛虎下山般,迎面殺進了清軍的軍陣中。
林興珠身先士卒,一個飛踹將迎面的綠營兵踹翻倒地,佩刀一轉,在另一個敵人的脖頸上劃開一個猙獰大口,隨後上前一步,佩刀高舉,狠狠刺入了被他踹翻的清軍體內。
砰——
一名藤牌兵被清軍一個衝鋒掀翻在地,那名清軍舉刀魚丸砍,但另外一名藤牌兵恰好舉盾擋住了他的刀鋒,第三名士兵揮起腰刀用力砍入清兵的腹部,合力斬殺一人。
“殺!”
林興珠高聲喊道,激勵部下,恰在這時,一名清軍把總從側面朝他砍了過來,林興珠一個躲閃,那把刀劈了個空,砍在了一旁的樹幹上,林興珠趁機舉刀,怒吼一聲,將清軍把總握刀的右手砍了下來。
“撤退!撤退!”
清軍被林興珠率軍殺得節節敗退,在後面督戰的吳建只得下令撤軍,帶著部下倉皇后撤,他們又被義軍追殺了一陣,林興珠才終於停止追擊,收攏士兵。
上寮的戰鬥也同時進行,分兵於此的義軍雖然沒有像林興珠那樣大敗清軍,卻也是像一個釘子死死釘在了山腰,擊退清軍的屢次進攻。
穀道兩側戰鬥失利,正面戰場中清軍也沒討得到好,他們雖然成功越過壕溝,並毀壞了那道表面含了些許彈丸的胸牆,但還是被胸牆後方嚴陣以待的中軍營與忠武營擋住了腳步。
不論是中軍營還是忠武營,在短兵肉搏中都毫不遜色,尤其是他們的傷亡承受能力要比清軍更高這一點,更打得清軍驚慌不已。
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清軍傷亡逐漸增大,也疲憊不已,心生退意,可眼前的賊人卻沒有絲毫敗退的跡象,反而越殺越勇,逼得他們不得不緩慢後撤,連參將王耀邦親自上陣都挽回不了局勢。
見三處戰場都沒能取得進展,清軍只好吹響撤退號角,鳴金收兵。
隨著撤退的號角響起,廝殺中的清軍兵丁頓時鬆了口氣,如潮水般褪去,他們甚至沒有將戰友的屍體帶走——屍體數量太多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們不敢多做停留,生怕賊人會追殺上來。
蘇言並沒有下令追殺,清軍撤退時還保持著較為完整的隊陣和秩序,遠處還有清軍輕騎遊蕩,這時選擇追擊,極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事實上,佟國器也做好了蘇言可能率軍追殺的準備,並想要等蘇言追殺出來後再給他一記回馬槍,但見蘇言軍陣居然不為所動,不由得惋惜地嘆了口氣。
“蘇逆不容小窺,若是不能在此處將其擒殺,任其發展,定會成為我大清的心頭之患。”他再次給出了不小的評價。
周圍的清軍將領聽言皆沉默不語,不得不說,蘇言也的確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好對付。
以往的閩南各地雖然都有反清義軍,但都被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鎮壓下去,除了天平城的林忠外,就只有蘇言會給他們棘手的感覺。
甚至,蘇言的棘手程度要比只會在德化群山中的林忠還要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