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尚嬤嬤是真的被自家娘娘的膽大包天給嚇著了,先不說對付昭妃之事,就說太子,那可是儲君,打小可是由皇上一手教養長大的,且身後還站著赫舍裡一族,這豈是輕易能動的。
尚嬤嬤看著面色平靜,彷彿不將一切放在眼裡的宜嬪,不由地微微揚高了聲音道:“娘娘可別忘了,赫舍裡一族可不是好對付的,最起碼現在的郭絡羅一族還不是他們的對手。”
“那又如何?”宜嬪冷笑一聲,繼續道:“沒試過怎麼知道結果會如何?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難道還能比這更壞嗎?”她若是再不反擊,別說其他嬪妃,就是郭貴人怕是都要爬到她頭上來了。
未進宮時,嫡庶有別,她這個嫡出的格格自然是備受寵愛和重視,可是進了宮,嫡庶算得了什麼,子嗣和寵愛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如今的她備受皇上冷落,就算隨駕出行也未得皇上青眼,若是有機會表現還罷,可惜這一路上發生了太多的事,就算她不知原尾,她也知道想要一朝翻身怕是不易!
即便尚嬤嬤一直說這次出行時間長,她遲早能抓到機會,可是她心裡卻清楚,皇上那人真要惡了誰,再想抓住他的心怕是不容易,除非是他心志薄弱的時候,否則她做什麼都入不了他的眼,因為旁邊還有一個他怎麼瞧都好的昭妃在。這樣一來,昭妃必須死,不,想讓昭妃死怕是不容易,不過能讓她和太子兩敗俱傷的話,她也好,她的老五也罷,才有機會讓皇上將他們看在眼裡。
她不知道這次算計是不是一定會成功,但是她知道她若是一直這麼等下去的話,萬一讓郭貴人生了兒子,族裡肯定會有偏頗,到時但凡皇上有一絲提拔郭貴人的意思,她都會毫不猶豫地被當成棄子。那樣的場景根本就是噩夢,她連想都不願意,更何況是眼睜睜地看它發生。
“可是娘娘不要忘了,這事一旦失敗,咱們要應對的可不只是太子背後的赫舍裡家,還有昭妃背後的皇上。”尚嬤嬤想到這裡,手不自覺地抖了抖,明顯是不希望她太沖動。
若宜嬪只是挑起矛盾,倒也無傷大雅,就算太子和昭妃之間真的有衝突,只要不太過,就算皇上知曉也不會就此懲罰她家娘娘,可太子和昭妃娘娘若是真的拼得兩敗俱傷,到時他們討不到好,難道她家娘娘就能討到好,五阿哥就能討到好?
尚嬤嬤越想越覺得害怕,但瞧著宜嬪那固執的模樣,不由好聲好氣地勸道:“娘娘可千萬不能衝動,就算娘娘不為自己想想,也要為五阿哥想想啊!”
宜嬪聞言皺起眉頭,心裡那股子衝動在這一刻好似消失不見了,她可以不顧及族人,不顧及自己,但是她不能不顧及她的兒子:“本宮何嘗不想為他想,可是嬤嬤別忘了,胤祺不長在本宮身邊,很多事就不一樣。”
孩子不歸她教,也不能和她朝夕相處,就算長大成人,那也得看皇太后是什麼樣的態度?在外人眼裡,皇太后的確不曾阻礙她去見胤祺,可是每次她去,母子倆連單獨相處的時間都沒有,他們能聯絡什麼感情?可即便這樣那也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怎麼可能會不在乎。
尚嬤嬤頓時一臉怔愣,心中止不住地失望,萬事不能兩全,可自家娘娘的打算的確不妥,這後宮嬪妃,只要有兒子,被皇上冷落,甚至是失寵都不是什麼大事,只要兒子有出息,一切都還有翻盤的機會,但相對的,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相輔相成才好,而現在子不以母貴,將來母又何以子貴?
“萬事全由娘娘拿主意。”很快,尚嬤嬤就放棄勸說了,她一個奴婢,算計陰私的確有一套,但涉及大局她卻又無能為力。
宜嬪忍不住嗤笑一聲,她的確是要拿主意,只是一想到她的兒子她就不自覺地有幾分猶豫,而一想到郭貴人,她又覺得富貴險中求是對的。
另一側,皇太后的營帳裡,蒙古各部前來的請安的阿哥們剛被送走,皇太后手裡拿著一封信,慢條斯里地摺好收起,臉上的表情顯得無比地平靜,可平靜之中卻透著些許深沉。
“太后,這茶涼了,不若讓奴婢給您換上一杯……”候在皇太后身後的巧嬤嬤看著久久不語的皇太后,心中一凜,忙尋了個藉口,準備避上一避。
皇太后眼珠子微微轉了轉,目光看了看一旁的巧嬤嬤,聲音沙啞地道:“不用了,哀家現在什麼都不想喝,倒是今日之事,你怎麼看?”
巧嬤嬤低垂的眼眸裡閃過一絲暗芒,嘴上卻謙遜地道:“這種事情自然得由太后拿主意,奴婢一個奴才豈敢逾矩。”
皇太后看著身子微彎的巧嬤嬤,再思及剛才那些阿哥們的態度,良久才緩緩地抒了一口氣,自嘲地道:“哀家既然問了你,就沒把你當成外人,這事說到底還是有些異想天開。皇上若真的這般容易對付,太皇太后就不會含恨而終,哀家也不會事事都退避三舍,不敢開口。而他們根本就不清楚哀家的處境有多艱難,張口閉口就讓哀家赴險,可他們卻忘了哀家能有今日同他們並無半點干係。”
說到底,皇太后還是怨科爾沁當初沒有幫她,任由她在後宮自生自滅,即便最後太皇太后保住了她,甚至讓她變成了皇太后,可她心裡清楚,若不是先帝先得早,別說皇太后,怕是她皇后位置又要不穩了。
目光掃了低頭不語的巧嬤嬤一眼,皇太后想到過去的一切忍不住心中一酸,雖說她不是科爾沁的明珠,卻也是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可是進宮之後卻被先帝一再輕賤,從庶妃到皇后再到皇太后,她的一生看似風光,實際上卻無比淒涼。
“太后,奴婢人微言輕,有些事奴婢不好給意見,只能做一些微末的小事等太后真正地平靜下來,想必心裡就有了答案。”巧嬤嬤聽了皇太后的話,便知她是不打算隨了他們的心意,這讓她心裡深深地鬆了一口氣,她就怕皇太后跟太皇太后一般,為了科爾沁的榮譽連命都不要。
皇太后聽了她的話,嘴角揚起一抹笑意,似想通了一般,語氣淡漠地道:“你說的對,哀家心裡其實早就有了答案,只不過是不想惹麻煩,所以這才給了個模擬兩可的答案。畢竟他們想要算計的不是別人,是一國之君。”見巧嬤嬤全然信任自己的模樣,皇太后心裡也是一陣嘆息,送了這麼多人都沒成功,難道不該反思麼?可惜他們不僅沒有反思,還沉浸在往日的榮光之中,殊不知這天下已變,從前的一切早就成了往日雲煙。
“太后聖明。”巧嬤嬤見皇太后這般說,也不做反應,只擺出一副全然信任的模樣,跟在皇太后身邊這麼多年,她如何不清楚科爾沁裡出來的女人對於科爾沁的榮譽有多看重。別看皇太后嘴上這麼說,但心裡還是念著科爾沁的,只是再念著,跟自己的安危比起來又不算什麼了!
“好了,給哀家換杯茶吧!”她不能只顧科爾沁不顧自己,至少她不能走姑母的老路,她寧可自私一點,讓他們碰個壁學乖,也不願意因著此事消耗皇帝對她的情份。
巧嬤嬤聞言,立馬端著茶盞出去了,而她身後的皇太后卻起身親自拿了火摺子將手中的信給燒了。本來就是沒有希望成功的事情,與其鬧得一無所有,還不如靜靜地等著,畢竟皇帝行刺之事還未過去,她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鬧出什麼不好的動靜來。
雲汐此時倒還不知整個營帳裡暗濤湧動,她本以為有行刺之事在前,隨行的人不管是皇太后還是宜嬪等人都會老實一些,卻不想她們不僅沒有老實,暗地裡小動作不斷。這不,在得知行刺之事有進展後,雲汐也不再只是待在營帳裡了,下午時分,太陽沒那麼烈了,她便帶著三個小傢伙到周遭走走看看,只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會在這裡遇上太子。
因著這次隨行的只有太子和胤禛他們三個小阿哥,康熙自然不會將太子安排在離自己太遠的地方,可即便這樣,御帳所佔地方並不算小,再加上太子和雲汐的營帳隔了整整一個御帳的距離,若非刻意為之,他們應該很難在營地遇上。
從出發現在,不管是在行宮還是營帳,他們就從未遇見過,但是現在遇上了,對方還是一臉憤慨的模樣,雲汐就知道這不是單純的偶遇,而是對方因為什麼事情直接找上門來了。雖然雲汐一個妃子還做不了太子的主,不過她到底是康熙的女人,是太子的長輩,有些事情只要不太過分,她還是很客氣的:“太子可是有什麼事?”
“給昭妃娘娘請安。”胤礽看著一臉親切的昭妃,再看衝著自己行禮的三個弟弟,心裡的憤怒依舊,面上卻忍著怒意拱手向雲汐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