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青城先生。”
“他也來看這幅作品了。”
“他把自己的作品取了下來。”
青城先生在書法界的人氣是很高的。
有不少粉絲的,其中就包括不少書法愛好者。
忽然,一個拿著話筒的記者衝了過來,“青城先生,請問你對這副榜首的書法作品,有什麼評價沒?”
許多人都豎起了耳朵,想知道青城先生的評價。
這幅作品的水平到底如何,如果有書法大師評價,那就更有直觀感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此書法作品為榜首,名至實歸!”
李青城沉吟了片刻,然後才開口說道。
全場喧譁了起來。
因為李青城這話就是在承認自己的作品不如這幅書法作品了。
“青城先生,你的意思是說,這個叫葉曉晨的書法家,可以稱之為書法大師了?”
這個記者興奮得說道。
“也許吧。”
李青城笑道。
大師這個稱號,講究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實力,還有資歷,名氣,影響力等等,不是他說是書法大師就是書法大師的。
....
麓山書院的書法比賽,忽然出現了一幅書法作品,壓下了書法大師青城先生的作品,成為榜首,很快就在南省的書法界傳播開來。
如果沒有青城先生的話,影響不會這麼大,可現在就不一樣了。
因為連青城先生也對這幅作品做出了非常正面的評價。
於是,許許多多沒有參加書法比賽的書法家們,都對這幅書法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時間,麓山書院中人流激增,大多是書法愛好者,不僅僅是南省的,還有其他省份的。
關於這幅書法的影片照片,開始在書法圈子流行開來。
在網路上也有書法界的大V在推波助瀾,使得葉曉晨的這幅作品的名氣越來越大了,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去麓山書院看這幅書法作品。
葉曉晨對此一無所知。
此刻,他已經來到了第一療養院。
他自然是給劉老送三清泥塑了。
這三清泥塑早就捏好了,直到現在才送過來。
劉老的院落裡。
他正在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