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彈窗】
鹿書記不允許卿濤、沈佑彬等人大力宣傳葉菡 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
首先 他現在在省委立足未穩 和以省長秦歌、省委組織部長趙宏達、省委秘書長汪海等人組成的“本土派”正在明爭暗鬥 雖然 他現在獲得了省紀委書記李潤基、常務副省長唐志堅等幾位省委常委的支援 和秦歌等人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而且自己這邊力量還稍稍強一點 但是 他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 處處小心 時時提防 不敢鬆懈一點
因此 在宣傳葉菡這件事情上 他是持反對意見的 因為一旦葉菡被廣泛宣傳 就很有可能會有人去深挖她的身世和來歷 而那些無孔不入的記者 能量是非常大的 一旦他們想要得到葉菡的詳細履歷 他們就很可能會查到葉菡讀大學的那段歷史 那就等於是自己送了一個大把柄給他的對手……
其次 他也不想自己的兒子葉鳴被媒體廣泛知曉 併成為媒體記者追逐採訪的“名人” 因為 他現在的想法是:在自己完全掌控省委局勢之前 葉鳴只能繼續在基層鍛鍊 而不能把他放到省委那個複雜的鬥爭漩渦之中去 而在此之前 葉鳴也不能太出風頭 不能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盯上
雖然 自從知道葉鳴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之後 鹿書記巴不得每時每刻都看到他 巴不得立即把他調到省委去 讓他時時刻刻呆在自己身邊
但是 為了自身的安全 也為了葉鳴的前途 他現在絕對不能這麼做 否則 一旦葉鳴在省委工作時 露出了什麼馬腳 或是被人看出了什麼破綻 那麼 自己有一個“私生子”的訊息 肯定會震動華夏政壇 他們父子倆的政治前途 可能就會因此而戛然終止……
正是因為有這種種顧慮 所以 鹿書記才堅決要求卿濤、沈佑彬等人不要過分宣傳葉菡
當然 他也知道:卿濤、沈佑彬等人這麼做 純粹是是為了迎合自己、取悅自己 表明他們貫徹自己“重要指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及時性 所以 他也不可能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們
因此 在下達了不要過分宣傳葉菡的指示後 他又對卿濤和沈佑彬說:“卿濤同志、小沈同志:你們能夠這麼快就行動起來 準備對葉菡老師的優秀事蹟進行蒐集整理 證明你們的決斷力和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政令也非常暢通 你看看 就是短短几個小時 你們縣裡、市裡相關部門的同志就趕到了這裡 並立即就開始了採訪和蒐集整理工作 這種工作效率 值得肯定和提倡啊 ”
卿濤、沈佑彬正在為鹿書記不讓他們大力宣傳葉菡而鬱悶不已 這時候聽鹿書記表揚他們執行力強、政令暢通、工作效率高 心裡立即便舒服了起來 鬱悶之氣也一掃而光
卿濤眉開眼笑地說:“鹿書記 您是第一次來我們k市 也是第一次來新冷 您所做的每一條指示 我們都會詳細記錄 並不折不扣地執行 我覺得 不管是一級黨委還是一級政府 保持政令暢通、提高執行力和工作效率 是最重要的事情 也是確保我們幹好各項工作的前提 我們k市以及下面的各縣市區 在這方面一直都做得還算可以 ”
鹿書記點點頭 若有所思地看一眼正被那些記者包圍在操坪裡的葉鳴 本來想立即帶著卿濤和沈佑彬等人回縣城去 召開一個座談會 總結一下自己這兩天在新冷調研的成果 再聽一下沈佑彬等人的彙報 然後明天清晨就打道回省城
可是 一看到葉鳴的身影 他又覺得心裡實在萬分難捨:自己這一走 又不知要多久才能見到他 自己身居高位 每天在戒備森嚴的省委大樓上班 葉鳴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公務員 他要見自己一面 談何容易
更何況 葉鳴現在對這事完全矇在鼓裡 根本就沒想到自己這個省委書記 就是他等了二十幾年卻一直等不到、盼不來的親生父親 如果自己不主動去找他 他是斷然不會想到要去找自己或是看望自己的……
想至此 鹿書記覺得有點無奈 又有點不捨
在沉思片刻之後 他心裡忽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於是 他抬頭看了一眼對面松濤陣陣、竹影扶搖的東崗 不動聲色地對身邊的卿濤和沈佑彬說:“卿濤同志、小沈同志:這座東崗 在冬天看上去 很有生氣和活力啊 你看看 這山上既有松樹、又有竹林 松竹梅歲寒三友中 這上面只缺梅花了 我自小在城裡長大 平時由於工作太忙 也很少有時間和心情去探幽訪勝、領略大自然的美妙風光 今天站在這東崗下 看到山上蓊鬱的松樹、蒼翠的竹林 真有點渾然忘我、流連忘返啊 ”
卿濤和沈佑彬見鹿書記忽然間對著東崗大發感慨 一時有點接不上他的思維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都不知道怎麼接他的話
鹿書記見他們臉上都有點茫然 便笑了笑 說:“這兩天我們東奔西跑 也有點疲累了 要不 我們現在來搞談點輕鬆點的話題 松竹梅古稱‘歲寒三友’ 蓋因在嚴寒的日子 大部份的植物都是死氣沉沉 可是 唯有松竹梅 卻屹立不倒 生氣依然 松、竹經冬不凋 梅花耐寒開放 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子曰:‘歲寒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古人對松竹梅 多有詩句吟誦其氣節 卿濤同志、沈佑彬同志 你們能不能背誦一首出來 ”
卿濤年齡比較大 古文和國學功底稍深一點 一聽鹿書記的話 知道他有考問他們兩個人的意思 便搶先答道:“鹿書記 我印象最深的是鄭板橋的那首《竹石》詩: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對竹子的堅忍不拔精神描繪得很形象 很能鼓舞人、鞭策人 ”
沈佑彬卻是理工科出身 平時對文學藝術不大感興趣 因此 在卿濤吟完那首《竹石》詩後 他卻接不上來 一時臉頰漲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