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李永生怎麼想讓,曹元青到底還是沒有答應,李永生有些佩服,這個年輕人很自律啊!
東邊院子裡逐漸熱鬧了起來,開始還收著聲音,不過二兩烈酒進肚,完全忘了鄉正還在隔壁吃飯了。
曹元青也沒在意,這些日子都很辛苦,沒日沒夜的指點木工,有的忍不住自己都上手了,自己和他們肯定也會有獎勵的,發了獎勵先來買酒,喝的太過癮了。
一行人馬離開了村子,在外面看熱鬧的幾十個孩子全都跑回了家,李永生目送車隊離開,剛和家人收拾完現場,友慶爹等二十多個木工來了,商議好的一樣,每人帶了一塊肉和半袋子米。
“胡伯伯,這是為何”?
友慶爹示意而已放下米肉。
“永生,我們能有這麼多的獎勵全是你的功勞,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少爺們都商議好了,這是一點心意”。
李永生看著臉上帶著感激和欣喜的鄉親們非常欣慰,能把肉割出一半,大米帶來一多半,這個態度就讓人佩服,畢竟接下來的日子很可能會有一口糧食就能救命的。
“大家的心情我都明白的,好意我也收下了,都不容易,米肉怎麼帶回來的怎麼帶回去,我們家的情況你們也看到了,縣尊大人獎了兩車呢,天氣還很熱,自己家的還吃著上愁”。
鄉親們不知道怎麼推讓,不過都沒有行動的。
李永生無奈的搖了搖頭。
“好了,我留一些,大家把米袋子都解開”。
一群人趕緊把扎袋子的繩子解了,撐開了米袋子等著李永生。
李永生讓妹妹端著了個大瓢,自己直接伸手抓,一家抓了一把,摸完最後一袋子瓢還沒滿一半。
“好了,大家這些日子辛苦了,米我留下晚上撈乾飯吃,別的都帶回去,糧食現在不用管了,都好好休息幾天”。
在李永生的堅持下,鄉親們都帶著禮物回家了,父親眼睛有些迷糊,趕緊回了堂屋,母親從小舒手裡接過大瓢,這都是鄉親們的心意,千萬可不能撒了。
糧食都上完了籽粒,已經不用澆水了,等著秋風催熟就好,鄉親們又閒暇下來,河邊成了最佳的乘涼地,看著水車和提水裝置閒聊,每段話都離不開李老三家的永生娃,村正每次路過都會教育一番。
“還閒扯,有空不會去刨一下稻田啊!稻子沒了就沒了,好好整整地,過些日子種上冬小麥,又是一季的收成”。
“祝老哥,能行麼?我們這一帶都沒種過小麥啊!冬天會不會凍死了”。
“永生娃說的,什麼零下二十多度的日子沒有多少天,完全可以,之前是沒人試過,沒試過不代表不行,就是出點力氣,種子可以去永生家借,收成了奉還,沒收成永生娃說不要了,出把子力氣而已,比起捱餓,多收一茬糧食不好麼”?
一個老漢說出了關鍵問題。
“小祝子,永生娃的話我們都信,我就想問一句,種了小麥得端午節收,收完了再插秧,晚了將近一個月了,還能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