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過去,濱海縣又恢復了平時的節奏,一切又回到了慣姓的軌道上,按部就班,愛咋咋的。
向天亮也走出百花樓,該履行他副縣長的職責了。
百花樓裡的女人們也是各奔東西,暫時回到她們的工作崗位上,但是,大多數還是留了下來,百花樓依舊是熱鬧和歡快的。
高玉蘭、顧秀雲、葉楠、陳小寧和劉若菲,是正月初十那天回省城的,不過顧秀雲把女兒張珏留在了濱海,小丫頭很堅定,向天亮又很支援,顧秀雲只能同意。
蔣玉瑛還得回清河市發展銀行上班,同樣的,她的女兒李文露也留在了濱海。
去清河的還有白曼、王思菱和崔書瑤,她們去的是國泰集團公司清河辦事處,負責管理國泰集團公司在清河的產業,另一方面,她們都當了媽媽,也可以就近照顧小寶寶。
而去香港的女人,堪稱浩浩蕩蕩,朱琴帶頭,還有夏柳、方妮、喬蕊、楊小丹、陳南、陳北,她們去幹什麼,百花組裡的人當然都知道,抓革命促生產嘛,國泰集團公司在香港有個分公司,對外宣佈是去分公司工作的,其中喬蕊和陳北是公職人員,還向單位請了一年的長假。
而莫小莉的工作也進行了變動,她一個電話打到當市委書記的老公張宏那裡,張宏親手艹作,將莫小莉從市電視臺調到了剛剛誕生的濱海縣電視臺,職務是副臺長,實際上是個閒職,上不上班都無所謂。
李亞娟也正式進入國泰集團公司工作,原定給白曼的國泰集團公司行政部主任一職,也由她接任。
柳清清本來是要到國泰集團公司工作的,但是她有自己的想法,暫時還待在家裡,連向天亮也不知道她要幹什麼。
而向天亮自己,人回到了縣委大院裡的副縣長辦公室裡,心卻不在本職工作。
作為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屬下有兩個上億元的專案,一個引水工程,一個土壤改良,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中,但向天亮很少親臨現場,不象別的領導那樣指手劃腳。
因為向天亮有自己獨特的工作方法,他成立了兩個專案的工程指揮部,所有成員都是他親手選定的,具體工作上用不著艹心。
與此同時,向天亮還成立了兩個監督小組,一個由縣委辦、縣府辦、縣紀委、公安局、監察局、審計局、質監局等部門組成,專門對兩個專案進行監管和檢查,另一個監督小組由縣人大縣政協及離退休老幹部組成,並且賦予了很大的權力。
此外,向天亮手中還有一支監管兩個專案的隊伍,這支隊伍由他的秘書丁文通指揮,直接對向天亮負責,這支隊伍的組誠仁員是一個縣報社記者、一個縣電視臺記者、一個縣農業局技術人員、一個縣財政局會計和一個銀行會計。
因此,向天亮即使坐在辦公室裡足不出戶,也對兩個專案的情況瞭如指掌。
每個星期一上午,向天亮的辦公桌上都會放著五份報告,內容就是關於兩個專案的,其中的財務部分,甚至精細到每一分錢和每一張紙,而這五個報告的上送單位,當然分別是兩個專案指揮部和二明一暗三個監督小組。
在縣委大院門口,還有一隻向天亮專用的群眾來信箱,實際上也是向天亮掌握下情的重要渠道。
而向天亮的主要心思,其實是在那個三縣區綜合市場專案上。
農曆正月初八是政斧機關節後恢復上班的第一天。
也就在初八上午十點整,天星投資公司正式在清河市北城區掛牌。
市電視臺現場直播了天星投資公司的掛牌儀式。
向天亮辦公室有一能電視機,他坐在辦公椅上,很認真地看著天星投資公司的掛牌儀式。
在向天亮身後,站著新任縣長助理成達明和秘書丁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