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亮沒去見縣委書記張衡,而是折回政府樓,徑直來到縣長陳樂天的辦公室。
“是天亮啊,有事找我?”
“是啊,陳縣長你有空嗎?”
“有啊,坐下說,坐下說。”
向天亮坐到沙發上,微笑著說道:“縣長啊,我有麻煩了。”
“不會吧,誰敢找你的麻煩啊。”陳樂天也微笑起來。
說話聽聲,鑼鼓聽音,陳樂天話裡有話。
有的話不用直接說出來,話裡帶出來就行了,更有不能直言的意思,得靠暗示來表達,於是乎,便有一語雙關、含沙射影、指桑罵槐等旁敲側擊的藝術性語言。
陳樂天在指責向天亮。
向天亮笑著說道:“縣長,我是你手下的兵,我以為我有了麻煩,可以找你解決,你既然這麼說,那我只好告辭了。”
說著,向天亮站了起來,轉身欲走。
“哎,別急啊。”陳樂天笑著,拽住向天亮,把他按回到了沙發上。
向天亮略帶委屈的說道:“縣長,我可是按規定辦事,先找你訴苦後,再去向張書記彙報。”
“哦……天亮,什麼事這麼嚴重啊,你說你說。”陳樂天很重視的樣子。
向天亮道:“監察局局長周漢榮要查我,就在剛才,他到我辦公室去了。。”
“有這樣的事?為什麼?”陳樂天很驚訝,看似真不知道。
***,向天亮心裡罵了一句,裝什麼裝啊,周漢榮是你陳樂天的人,周漢榮整人,你會不知道嗎?
政敵之間,對話貌似很簡單,可以回答,可以附和,解話似乎也不難,除了直言明意易於理解外,“聽話聽聲,鑼鼓聽音”,也能幫你聽出言外之意來,但在實際交談中,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解話準確、接話恰當的。
對話的正確與否,除了說話者自身的修養及駕馭語言的能力外,很大程度還取決於“解話”的準確與否,切不可小看“解話”錯誤,這不僅是製造幾個笑話的小事,還影響到人際交往是否會產生矛盾和誤會。
有時候,也許別人會忽略你的資訊,因為他們沒有抓到你話中的真意。
因為誤解的可能性,所以要求在表達的時候,不但要注意字面表達是否得體,也要注意可能出現的會話隱涵是否恰當。
不過,萬一你說了一句含有無用活涵的話語,那也不必驚慌失措,因話涵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可消去性,有時候,話語的字面所斷定的內容要強於它的會活隱涵,因此,可以用話語本身來消去會話隱蔽。
看著陳樂天,向天亮道:“縣長,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要是知道周漢榮為什麼調查我,我就是進去了,也是心甘情願,可現在是莫名其妙啊。”
陳樂天詫道:“這個周漢榮,他在搞什麼名堂。”
向天亮又道:“我電話詢問過張書記,張書記說他一點也不知道。”
“哦,是嗎?”陳樂天嘴裡應著,心裡卻罵起了張衡來,這個張衡真不是東西,明明在書記碰頭會上,就公安局前幾天發生的事,同意縣紀委和監察局主動介入,舉報信上提到向天亮的名字,找他了解一下有何不可,現在倒好,張衡竟推得一乾二淨,這不是有意整事嗎?
“縣長,這倒底是怎麼回事啊?”向天亮緊追不放。
陳樂天反問道:“你真的一點都不知道?”
“我猜過。”
“哦,你的猜測是?”
向天亮說道:“我上任濱海才剛滿一個月,自我分析,好象並沒有什麼事情,我想,應該是我在清河工作時犯下什麼錯誤,所以,是市紀委委託縣紀委調查我。”
“那,你的意思是?”
“我想找市委領導問問,我中槍可以,但總不能躺著中槍吧。”
陳樂天一怔,這小子,綿裡藏著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