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得了廚房?又有多少女人是真正下得了廚房的?在座的老孃們,就有相當比例是屬於飯來張口的一類。
柳清清就不用說了,五六歲開始學戲,連如何把飯煮熟都不甚瞭解,何況燒菜。
葉楠又是另類,家中兄弟姐妹中的老末,清河話俗稱“刮肚囡”,父母的掌上明珠,掃帚倒了懶得扶的主,哪曾進過廚房。
黃穎也是,資本家小姐,連自己衣服都要別人洗的,讓她燒菜做飯,等於趕母豬上樹,不靠譜。
其餘三位,唯李亞娟為廚藝高手,第一的名次十拿九穩,而朱琴和蔣玉瑛頗有相似之處,當新媳婦那幾年,是進過廚房的,但也僅能做到飯熟菜不生,談不上什麼廚藝。
李亞娟率先去了廚房,其餘五位還在發傻或準備,廚房裡頂多同時容納兩個人,另一個位置是虛席以待。
向天亮笑吟吟的拿出一本小手冊,《速成菜譜》,晃了晃笑道:“你們可以照書學習嘛,誰煉哪個菜,誰就可以撕下那一頁,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喲。”
與此同時,向天亮的另一隻手,藉著衣服的掩護,在柳清清的腰間捅了一下。
柳清清何等的冰雪聰明,向天亮這麼一捅,她就明白他的用意了。
“嘻嘻,我就會燒兩三個菜,得先去搶位置了。”
說著,柳清清一邊起身,扭著小腰去了廚房。
其實她哪會燒菜?但她旁邊有個“大廚”李亞娟,何愁菜燒不熟。
這一邊,朱琴和黃穎是天然組合,蔣玉瑛和葉楠也湊在一起,拿著撕開的菜譜,認真的研究起來。
向天亮笑了笑,起身走到櫃子邊,從抽屜裡拿出望遠鏡,然後慢悠悠的來到了二樓。
柳清清家屬於別墅式的建築,一幢二層小樓,前後兩個院子,連線兩個院子的,是兩邊各約兩三米的過道,院子的圍牆不高,兩米不到,磚頭砌成的。
周邊的環境,是前面小街,後面為河道,兩邊各有一條三四米寬的小巷,小巷一頭連著小街,一頭直至河邊。
三個方向的建築,都比柳清清家的房子要高,一邊的房子已歸朱琴所有,現在在向天亮的掌握之中。
危險來自另一邊的三個相連的四合院,和街對面的那排四層樓,以及小街兩個方向停著的那幾輛轎車。
拿著望遠鏡,向天亮悄悄的將每個方向都搜尋了一遍。
沒有異常,恰恰就是不正常,他不相信,他從銀行裡將東西取出來,那些對此念念不忘的人,會輕易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機會。
院子裡寂靜無聲,靠牆而立的那排桉樹,光禿禿的,顯示著冬天的肅殺和寂寞。
向天亮放開望遠鏡,獨自走出客廳,在院子裡轉了幾圈。
這時候,他的內心是忐忑不安的,因為他的兩隻耳朵已經停止工作多日子,他無法判斷自己的計劃能否順利實現。
魚餌已經撒出去了,現在,就看魚兒們會不會上鉤了。
有時候,耐心的等待,就是獲得成功的最佳途徑。
周圍的一切,逃不過向天亮的眼睛,小街上的那輛黑色桑塔納,車窗的窗簾遮得嚴嚴實實的,那邊巷口四合院的二樓小窗戶,在冬天的日子裡虛掩著,還有另一條小巷口停了很久的黃包車,車伕的臉一直沒有冒出來……細節,細節決定事情的發展,老師說得一點沒錯,破案的過程,就是尋找細節分析細節,現在何嘗不是如此?
李亞娟站在客廳門口,向著向天亮招手。
向天亮慢吞吞的,跟著回到了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