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晚秋。
周王朝立國四年,鎬京城西。
“陽鈴響起,鬼魅讓道。”
“六星幡來,魔妖顯形。”
中午時分,隨著一聲清音,一輛馬車從林中的小道上駛出。
馬是木馬,馬車無蓬。
前端左側立著一根桃木杆,頂端飄著一片黃色布幡,幡上有六顆星符。下方掛著一個小鈴鐺,不時發出清脆之音。
鈴叫陽鈴,幡叫六星幡,皆是驅鬼捉魅斬妖除魔的法器。
馬車上端坐著一個少年,名叫楊小陽,十七歲。
一身白衣勝雪,眉眼有神,面相清秀,烏黑長髮盤於頭頂,用一根竹簪串住,顯得有些鬆散凌亂,卻又使整個人看上去很是灑脫不羈。
楊小陽原本不是這個世界的人,而是來自另外一個科技發達的世界。
這個世界和他之前那個世界的古代歷史有些相似之處,二者就像是一段歷史的不同走向。
雖然在歷史的大事上有著相似之處,但是在一些微觀層面上卻又有著極大的不同。
十六年前,前身生了一場大病,小命嗚呼後來到這裡,進入隨水漂流的木桶中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體內,獲得了十大神獸的靈丹以及《合成覺醒術》,之後他被一個叫楊翼的獵人收養。
這些年來,楊小陽一直在苦修合成覺醒術。
以身體為爐,靈丹為基,靈藥為引,將一種或多種重名貴中草藥與體內的神獸靈丹配對合成,從而覺醒靈袛。
十六年裡,楊小陽已經先後用終南山清風洞燕窩、南澳島三斑海馬、沙魯裡山脈麝香等十二種靈藥,喚醒了猙、三清鳥、鯤鵬、帝江、夔牛和畢方六隻神獸的靈丹,合成覺醒了“捉妖學徒”境的小丹位、中丹位、大丹位三個等階,“捉妖師”境的小乘位、中乘位、大乘位三個等階。
在大乘位上,覺醒了“天眼覓蹤”異術,可以看到隱匿之物。
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天眼覓蹤異術在捉妖尊者境的大天位上才會覺醒,而他現在距離這個階位,差得碼子還大著呢!
馬車上拉的是木炭。
獵人楊翼燒出來的木炭,三河邑最好,價格自然也最貴。
這一車木炭換來的錢銀,足夠維持父子二人一個冬天的開銷。
三河邑是一個小城,在鎬京城西二百里,人口不足五萬。
三河邑又是一個富裕之城,城中之人幾乎清一色以採藥為生。
由於地處秦嶺山脈邊緣,距離鎬京城又很近,三河邑里有一個周王朝規模最大的中草藥交易市場。
每年從全國各地來三河邑買賣中草藥的人,有數十萬之眾。
楊小陽進城,總會引起驚奇。
原因是給他拉車的馬,是木馬。
前世喜歡鼓搗木刻技術的他,到了這一世也沒改變喜好,而且技術更加精湛,十四歲那年便造出了一個與真馬大小几乎一模一樣的木馬。
木馬內部設有精巧的機關,可慢行,可奔跑,只需扳動一個轉換開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