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這是把儒家的老底,都扒光了啊!”朱元章感慨。
“所以呢,我們現在基本上已經拋棄了,儒家思想的所有糟粕。國文中學《論語》,只學習它的學而時習之,不學他的治國理論了。”
“說實話,孔子的思想,也就只有教育方面值得後人學習。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下,假如春秋事情沒有儒家,讓百家爭鳴持續下去……”
現在連學而時習之都學不了了,朱元章心中想說,因為咱已經把所有儒家典籍都燒了。
既然除了教育理論之外他的所有思想都是糟粕,我們又何必在垃圾堆裡找吃的呢?
思想有點偏激。
“至於法家的弱點……”秦宇繼續道,“法家在被儒家的禮,仁,德擊敗之後,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他們改變了自己的觀點。”
“於是,法家誕生了,法、術、勢並重的觀點。”
“其中的術和勢,就開始迎合封建貴族了。”
“所以他們的弱點就在於術和勢,摒棄這兩點,法家非常先進,也能治理得好行省。”
“甚至可能是治理得最好的一個,我很看好。”
“嗯。咱記住了。”朱元章道。
又問道:“說完法家,墨家的弱點,那麼陰陽家,縱橫家,名家呢?”
“這幾個學派,重學術不重治理,讓他們自由發揮好了。”秦宇道,“讓百家治理行省,最重要的目的,是形成自有競爭的良好生態。”
“提升他們的同時,也提升‘道’自己。”
“讓主體道,不至於在沒有任何威脅的環境中養尊處優,從而怠惰,變弱。”
“嗯,嗯,咱明白了。”朱元章像一個虛心求學的學子,不斷的點頭,接受老師的知識傳播。
二人又釣了一會兒魚之後,收拾回家。
“秦先生,咱的幾個兒子,最近的學習情況如何?”路上,朱元章問道。
“他們都是聰明人,不但有良好的基礎,學習還很勤奮,都是好孩子。”秦宇說道,“而且年齡普遍偏大,因此他們基本上,都學習成績很好。”
“就連以前的舊觀念,都改變了不少。”
“孩子是最能接受新知識的群體。”
“還是先生教導的好。”朱元章道。向他鞠了一躬,“多謝先生。”
“我是支教老師,教他們是我的本職工作,沒必要感謝。”秦宇道,“而且有黃標同學幫我教年齡小的學生,省去了不少事情。”
“讓我經常有空閒時間,教學一點也不累。”
“他簡直可以當代課老師了,是我的得力助手。”
“這孩子打小就聰明,還有當一班之長的能力。”朱元章聞言之後非常滿意,“他能替先生代勞一些事情,也是他的本職。”
“先生不要怕累著他,儘管用。”
“用的越多,越鍛鍊他。”
“好!”秦宇笑了。但凡家長,都會要求老師,嚴格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客氣。
路上見到一派帆布遮蓋的‘房屋’,遮擋的嚴嚴實實。
“這些房屋好特別。”朱元章好奇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