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群臣聽到他寫的預言詩,也都服了。
「工部尚書單安仁,擔任建造稷下學宮的主要負責人,擇日動工!要建得宏偉雄壯,最高處觀星臺高聳入雲。」朱元章繼續道,「且要儘早建成,咱大明現在國庫充盈,不缺錢。」
「臣遵旨。」單安仁站出班列。
「此道聖旨,經宋廉潤色,校正之後,次日佈告天下。」朱元章道。
「遵旨!」
群臣紛紛下拜領旨。
……
「其二。」朱元章道,「就是恢復百家,包括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家的代表也有了,就是羅貫中和施耐庵。」
「既然要建稷下學宮,當然要博採眾長,吸取所有古先賢之文明精華。」
「恢復百家?」群臣聞言,再次震驚。
「稟皇上,諸子百家的學說,在秦始皇的時候就已經被燒了。」李善長站出班列,啟奏道,「諸子先賢之經典,基本被焚燒殆盡。」
「現在距始皇焚書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皇上想要恢復百家,恐怕無法做到。」
「那可不一定。」朱元章道,「你說諸子經典被始皇帝焚燒乾盡,為何《道德經》,《黃帝經》,《詩》,《書》等典籍流傳了下來?為何墨家,道家,陰陽家,依舊傳承到現在?劉伯溫他就是陰陽家,只不過以前不敢用陰陽家的身份而已。」
「咱告訴你們原因,始皇帝當時並沒有焚乾淨,必定有不少遺漏的。」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秦始皇當時的坑儒,坑的只是那些女幹猾的術士。也就是說,諸子百家的傳人當時並沒有被坑殺。」
「只要諸子百家的傳人還在,他們的學問就會傳承下來。」
「後來諸子百家除了儒家之外都沒落了,全都是因為朝廷獨尊儒術,對其他百家的打壓。導致其他百家的傳入,不敢暴露自己,只能暗中傳承。」
「記得在李世民當年,就娶過墨家之女。」
「所以如果我們現在認真去民間尋找的話,一定能將諸子百家的傳人,把他們的經典給找出來。此外,稷下學宮一旦建立,崇尚學說自由的訊息傳出去,諸子百家的傳入,說不定會帶著他們的典籍,自動現身投奔。到時候恢復百家,並非什麼難事。」
「皇上說的有理!」群臣恍然大悟,紛紛說道。
「只要秦始皇當時沒有坑殺諸子百家的人,那麼他們大部分的學問,肯定能儲存下來。」
「此外,諸子百家的學問,絕對有很多儲存於他們傳人的墓穴之中。」朱元章道,「比如說墨家鉅子的墓穴中,必定有不少墨家機關術,他作為墨家後世鉅子,雖無法壯大墨家,但也絕對不會焚燒先賢的典籍。只會讓其給自己陪葬,期望以後能夠傳承。」
「焚燬先賢典籍的事情,百家的後世當家人,絕不會幹。」
「派人去挖出來!」朱元章繼續道,「咱這次也要學一回曹操,派爾等當一次摸金校尉。」
「不過曹操挖的是金銀,咱挖的是學問。」
「就像焚書坑儒一樣,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秦朝江山,而咱焚書坑儒是為了天下百姓!咱和他們做的事情,雖可以相提,但不可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