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開創程朱理學,讓大宋成為最富庶的王朝,名垂千古。”程樂山道。
“宋朝亡了。”秦宇澹澹的道,“程朱理學就是宋朝搞出來的,然而宋朝不但有靖康之恥,皇帝淪為奴隸,皇后公主任人蹂躪。崖山一戰,還差點讓炎黃滅種。”
“你……”三人聞言,氣得渾身顫抖不已。
不管他們說哪個朝代重用馭民之術,秦宇都只回答他們,那個朝代亡了。
“唉!”最後秦宇嘆息一聲,“華夏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都在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後世帝王一個道理,那就是愚民之術用不得。”
“可偏偏,就是沒有多少皇帝肯吸取歷史教訓。”
“我們能從歷史中吸取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我們永遠不會去吸取歷史教訓。”
……
“華夏的歷代封建王朝,秦漢三國魏晉,唐宋元明,的帝王,無一不在尊奉馭民之術。然而結果呢,所有的王朝最終都走向了滅亡。”
“就連清朝的乾隆,都在搞什麼三十三兩銀子制度,用來馭民。然而,恰恰是乾隆,讓清朝從最鼎盛的時代,走上了下坡路。”
“這樣的歷史教訓,難道還不夠多嗎?”
“可偏偏還有一些皇帝,還在覺得馭民五術,是什麼高高在上的帝王之術,還要想用它來戕害百姓。”
“然而實際上,馭民五術就是個垃圾。”
朱元典,衍聖公,程樂山三人聽了,氣的說不出話來。
“既然秦先生說馭民之術,是垃圾,那麼歷代帝王為什麼都要用它呢?”朱元章忍不住問道,“這其中,必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因為他們的自私,他們想要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自私沒錯想讓自己的江山傳承下去沒錯,然而他們用的方法卻錯了。秦宇道,
“愚民之術,並不是讓王朝永久傳承下去的正確方式。”
“其二,是因為他們內心的恐懼。他們坐上了九五之尊之後,就時時刻刻的擔心百姓站出來,反抗他們。皇帝越是治國無力,就越是提心吊膽,就越是想愚民。”
“其三,是因為眼界問題,歷史的侷限性,讓他們看不到愚民之術的錯誤。”
“那麼春秋時期的諸位聖賢,諸如老子,孔子,公孫鞅,等,為何都贊成愚民呢?”朱元章又問道。
“因為他們當中沒有一個,是出生平民階層。”秦宇道,“孔子,老子,公孫鞅,都是當時的貴族。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日子如何,和他們沒關係。”
“好啊,連老子,孔子,公孫鞅都敢集體詆譭了。”衍聖公冷冷道,“你是我見過的,第一大逆不道之人。”
“這並非詆譭,而是實事求是。”秦宇澹澹的道,“事實上就是,春秋的那些大家,他們沒有一個是窮人。”
“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老子在哲學上的成就,沒人質疑,也當得起聖人的稱呼。但他們的那些治國理論,就有待商榷了。”
“當然,他們在自己的典籍中加上一些治國之策,迎合當時的封建貴族,也是權宜之計。否則他們的思想,估計流傳不到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