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又查閱了倭國的圖志,逐步瞭解了倭國‘諸國’盤踞的範圍,和幾個比較著名的姓氏。
“既然要寫‘戰國’,那就必須要有很多諸侯勢力。”
“名字就讓秦先生提供,”他心中想道,“至於當中發生的歷史,就要靠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了。”
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我不是有寫《三國演義》的經驗嗎?我可以把很多三國人物的形象,套用到了裡面去。讓倭國的歷史裡,出現‘倭國的曹操’‘倭國的關羽’‘倭國的趙雲’‘倭國的張飛’……這樣寫起來很輕鬆,絕對能在一個月時間寫完第一部。”
“起什麼書名呢?”
“《彌生物語》?《戰國之刃》?《彌生戰紀》?《雪國》?《徐福東渡演義》?”
羅貫中是個優秀的家,思維活躍,文采出眾,思想天馬行空。
很快,他腦海中就有了整部書的大致脈絡。
甚至連前幾章的細綱都想好了,一個個故事,紛紛在他腦海中湧現。
“第一章就這麼寫:‘徐福東渡遇海怪,扶桑神樹現神光’,大概內容是,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在海上遇到了一頭龐大的海怪,然後發現了前方出現了一棵神樹,發出萬道金光,趕走了海怪。於是徐福便帶著這些的童男童女,登陸了倭國土地。”
“之後就寫徐福率領船隊登陸之後,發現當地人都還過著原始人的生活,於是徐福就教他們耕種技術,教他們文字和醫術,拯救了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
“再後來,他們建立了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度,大家都尊奉徐福為第一任神武天皇。而原來的邪馬臺的統治者,是一個女王,她嫁給了徐福。”
“所以現在的倭國人,既有炎黃血脈,也有當地原始人血脈。”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徐福死後,原本富強的國度割裂成無數個小國,開啟了彌生時代的戰國。而那三千童男童女,有的成了首領,有的成了著名戰將,或者謀士。”
“其中三個國家最為強大,他們的首領也最為著名,就是倭國的曹操,倭國的劉備,倭國的孫權。三位首領分別是天照,月讀,須左三位倭國神靈轉世。”
“除此之外還有倭國的關羽,張飛,趙雲,許褚,張遼,諸葛亮,周瑜,司馬懿……”
“而這些著名人物,都留下了後人,就是倭國現在那些姓氏的先祖。”
“其中‘倭國曹操’的姓氏,就用‘倉井’。倭國劉備的姓氏,就用‘山上’,倭國孫權的姓氏就‘大橋’。這三個都是大姓。至於承認徐福是祖宗的那幾個姓氏,就讓他們用原來的徐姓。倭國現在的將軍足利義滿的祖宗,就給他安排一個三姓家奴的角色。”
羅貫中是越想越興奮,恨不得馬上就動筆開寫。
“與在朝堂上的勾心鬥角相比,我好像更適合寫一些。”他心中想道。
羅貫中在張士誠那裡的時候,有一腔當官拯救天下的熱血雄心,後來因為張士誠不用他的計策,便心灰意冷,和施耐庵一起離開了張士誠,開始寫起了。
之後被朱皇帝重用,讓他再次當官,算是彌補了年輕時的遺憾。
但是真正當了朝廷大員之後他發現,原來自己的天賦、和真正的愛好在寫上面,並不在治理朝政上。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