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二次寫,因此《水滸傳》的文字,又要比《三國演義》通俗一些。
“貫中啊,聽說最近朝廷要在西南三省舉行科舉,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你要不要參加?”施耐庵問道,“科舉本來是三年一次,但這次卻是皇帝特設的西南恩科,是你入仕的大好機會。”
“不!”羅貫中堅決拒絕,“大丈夫當學關羽,忠肝義膽,從一而終。此前張士誠既然對我等有知遇之恩,我等就不應該背叛他。”
“唉!”施耐庵聞言嘆息。
他對自己的這個弟子還是十分了解的,羅貫中‘有志圖之王’,是個有大志向的人,平身就想當諸葛亮,找到一個好主公,幫助他完成霸業。
之前就是在他的出謀劃策之下,幫助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章的部將康茂才。
也曾經勸說張士誠要‘緩稱王’,結果不被採納。
羅貫中是個好作者,兼好謀士,但無奈主公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師徒二人覺得張士誠不是個賢明的主公,便離開了他。因為此前張士誠一直都對他很禮賢下士,所以羅貫中雖然離開了他,也不肯另外投他人。
無奈之下,只有隱居山野,寫一些歷史,一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華。
三國中中寫的一些謀士的計策,也都有他自己的想法的影子。
“更為離譜的是,他除了寫《鬥破蒼穹》之外,又釋出了一本《贅婿戰神》”李子安依舊憤憤不平,“這贅婿戰神的內容更加離譜,說的是一個上門女婿,在家裡挨老婆的耳光,和丈母孃的洗腳水,受盡了凌辱……後來結果才發現,他原來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軍,就像徐達那樣的戰神。”
“這內容著實有點讓人上頭!”施耐庵道,“我們接受不了,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太古板了?”
“儒家思想,受到了贅婿戰神的衝擊!”
“儒家思想的影響根深蒂固,只有如此上頭的劇情,才打得過。”
……
“老爺!”就在這時候,一大約十四五歲,面如滿月的書童走了過來,向羅貫中稟報道。
“什麼事?”羅貫中問道。
“魯大人在外面。”書童道。
三人聞言,立刻站起身來,整理衣冠出去迎接。成都府的魯大人,因為仰慕三人的才華,一直對他們都很禮遇,雖知道他們曾經是張士誠的幕僚,也並未聲張。
“草民見過魯大人。”門口,羅貫中恭恭敬敬的向來人行禮。
“羅貫中,施耐庵,李子安。”魯秀道,“皇上此次特設西南恩科,西南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少了,因此你們三位這次必須參加西南恩科。”
“魯大人,我們不參加行嗎?”三人聞言,頓時是滿面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