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不說話,將最後一份檔案簽好。
上面是由紐約州的兩位參議員之一的老婆,搞的慈善基金,就是要號召美國人在非洲給黑人打井的那位。
嘴上在說亞伯,可實際上,這種捐款布隆伯格以前也沒少捐。
就是數額和數量和亞伯不是一個量級的而已。
這種捐款,很多時候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平時打點好,對方的要求得到滿足,當自己需要使用這些人脈的時候,一個電話就可以得到幫助。
說白了,這也是一種交易。
類似於旋轉門的那種情況,光明正大搞利益輸送的同時,掛上一層光明的慈善牌匾。
有了這層皮,不知道實情的人看到了,還以為美國的每一個富豪,都是非常康慨仁慈的慈善家一樣。
實際上呢,這些錢有萬分之一能到捐助物件的手上,那就已經是對方真是個大好人了。
嘖嘖,這麼做多好?
一方得利,一方得名和必要時的幫助。
同時這種行為,還能作為美國對外文宣的內容,拿去給NGO們,作為洗腦第三世界的韭菜的資料呢。
洗腦韭菜們,讓韭菜們覺得美國的富豪企業家,全都是有社會責任心,全都是慈善家。
所謂文明世界的燈塔,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洗出來的。
合上檔案,蓋上筆,亞伯抬頭看著邁克爾·布隆伯格。
布隆伯格,其實已經不年輕,過完今年生日也有60歲了。
好在很有錢,可以享受全世界最好的長壽醫療技術,還有著厲害的個人化妝師、形象設計師。
金錢的堆徹,讓60歲的布隆伯格,看上去也年富力強,一個強力紐約市.長的形象。
「我已經聽說了你在市正廳乾的事,我必須得說,做得好,夥計。」
從老闆椅上站起來,亞伯走向布隆伯格。
兩人一起往辦公室休息區的沙發走去。
布隆伯格聳聳肩,「我總得做點什麼,才能對公眾展示出,我和其他的市.長不一樣。」
「哈哈……」亞伯拍了拍他的肩膀,「可是我聽說你把市
.長辦公室,弄成了證券公司。」
在去年的時候,布隆伯格以「願以年薪美元為公眾服務」的口號,成功當選紐約市.長。
上任到現在已經滿兩個月,這段時間裡,布隆伯格將紐約市***辦公室190年來,雷打不動的傳統佈局,彷照投行變成了一個交易廳型的大房間。
他還把很多紐約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甚至是官僚們,將他們像金融公司的交易員一樣安置其中。
透過這套系統,實時監控城市的消防、治安、衛生等指數。
對外布隆伯格宣稱,最佳化管理的同樣適用於城市經營,他會精心規劃整個紐約城。
這一做法,在全美一度引起熱議。
很多人批評他,這是將市正廳變成了金融公司。
好在紐約本來就是全美,甚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
在紐約這樣搞,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