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報紙的影響力一樣不會降低多少。
它們只不過把每日的紙質新聞,搬到了手機上面而已。
2001年的現在。
《美國太陽報》能夠做到日銷量五十萬份,在這個時候已經是一份大報紙了。
它的定位是大眾娛樂,類似於默多克的《紐約郵報》。
上面的內容,當然也大部分都是大眾喜聞樂見的。
同時這份報紙有亞伯的授權。
它最喜歡報道老闆亞伯·史密斯的各種新聞。
許多其他報紙沒有的亞伯的料,它有皇權特許,都可以報道。
這也是它能夠維持銷量五十萬的原因之一。
“史密斯風暴”哪怕已經刮過了。
年輕又英俊的超級富豪的各種新聞,還是有很多八卦群眾喜歡看的。
就像阿蔥的新聞,哪怕到了2022年。
很多人在手機上看到了,還是會多看幾眼的。
亞伯攤開今日份的《紐約太陽報》。
上面的頭版頭條,是最近全美國所有人都在關心的一個事情。
那便是剛住進白房子的德克薩斯人。
在他住進去以後,推行的第一個政策。
減稅。
德克薩斯人,宣佈要在他的任期內,為所有美國人減稅1.3萬億美元。
這個政策看起來很美好。
因為在美國,只有兩件事是沒辦法避免的。
一個是死亡,一個是納稅。
但它其實也就只是看起來美好而已。
要知道在美國,窮人和有錢人的納稅額是不同。
如果是定向減稅,例如專門給窮人減稅的話,那這種減稅還比較好。
但如果不是定向減稅,而是大家都減的話。
其實更吃虧的是窮人。
因為窮人的納稅額總體比較低,總體納稅減少的話,根本沒辦法減多少。
本來要交105塊錢的稅,現在只用交100塊了。
減的那五塊錢聊勝於無。
有錢人的納稅額高,總體納稅減少的話,能節省下來的稅就是很大一筆了。
105萬的納稅,變成只需要繳納100萬,那就是省了五萬美元。
總額又只有1.3萬億,估計最後減到窮人身上的頂多一兩千億。
一萬多億,都減到有錢人和企業身上去了。
而白房子裡面的那位,又是位象黨.
他的基本盤,不可能在窮人這邊。
這就意味著,他的減稅政策不可能是定向降稅。
那就是大家都有份,窮人和富人一起減。
這其實就是在變現的讓窮人吃虧,只不過窮人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