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節假日總是那麼多。
今天是冬至,學校放假,蘭西回到家,家中的媽媽正在做餈粑。南方盛產水稻,壯家人又酷愛糯米,各種糯米制品是節假日的必備品,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飯,春節的肉粽,端午的灰水粽都是他們的最愛。
蘭西在一旁看著媽媽做餈粑。早上,媽媽將糯米泡在水裡幾個小時,待糯米軟後,在將其磨成粉,接著,將糯米粉揉成團,再將餡料包進糯米糰裡,最後用芭蕉葉包住糯米糰。
蘭西看著媽媽一個人做,她一想到這麼多年來,媽媽都是這樣辛苦,而她多年求學,也沒幫上忙,趕緊洗手拿起一撮小米團。
這是蘭西第一次做餈粑,她學著對面媽媽的動作,可怎麼也搓不圓。
“像這樣放在手心慢慢把它搓圓“
“怎麼的你都要自己學著做,女孩子長大了要給孩子準備些傳統食品的”
“看您說的,這個還早呢,男朋友都還沒談上”媽媽這個願景有些遙遠啊。
“你看這個,往後工作穩定了就可以了啊,提前準備著錯不了”
媽媽是個傳統的女人,她這一生都在相夫教子。儘管她心裡是希望女兒畢業之後好好工作。可這孩子長大了總是要嫁人的,總該是要有自己的孩子,傳統的食物還是要傳承下去,孩輩的總是要有一些傳統留著給孫輩的。美食是最容易傳承的。
說著蘭西剛好搓成了一個圓團,又見媽媽開始用拇指在米團中挖了個洞,蘭西學著挖個洞,可還是不成樣子。
“您看這”蘭西著急了,“這米糰子怎麼這麼軟,我弄不好啊,這不就是,塌了,還破了”
“這第一次都這樣,往後就好了,你可得學會這個,什麼都不會,男孩子不喜歡的”
“看您說的”
蘭西開始得意洋洋數落她幼年時見到的媽媽哪些囧事。
“我小的時候,您還不是什麼都不會!酒是我大姨釀了送過來,年關了還是我大姨做的糕點送過來,小的時候我爸做的飯,您怕是忘了吧”
“那你不一定有我這麼好的運氣,你爸當年是轉了整個村才撿了我這個寶的。”
“嘿,看您說的,我還不得沾點您的好運,遇到個好的?母運子承嘛!”
說著說著,蘭西想起了陸昔,學了這個,送給他點也不錯,好哥們似乎都是有福同享的,嗯,藉著好哥們的名義。
蘭西放好了餡料,一個補補修修的餈粑就完成了。她拿起手邊的芭蕉葉包起了來,放進蒸籠裡。
母女兩人說說笑笑中就做了滿滿的一鍋糯米餈粑。
蘭西生火,爐子裡火旺了半個小時,滿院子便有芭蕉葉和糯米混合香味傳來。蘭西拿起一個,味道還真是不錯。
第二天早上。
媽媽裝好一大袋子糯米餈粑遞給蘭西,叮囑道:“給你多拿了點,節日的,給同學們一起吃”
“好的,謝謝媽!”蘭西興沖沖拿了東西出門。
車上,蘭西心想,張長青上次還帶自己去吃了千層糕,給了陸昔也給張長青帶點吧。她將一半糯米餈粑分成兩份,打了個電話給陸昔。
陸昔遠遠看見了宿舍樓下的蘭西,許久不見,她似乎有些瘦了。他壓抑著心中那股想念,快速向跑下樓,跑到樓梯口又放慢了腳步。
蘭西將兩袋子食物遞給他,“這一份是給你的。”
“這是什麼?”
“我和我媽一起做的糯米餈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