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金額與實際放款金額不一致,小貸公司會幫借款服務費、保險費提前列入借款合同,好隱瞞單筆借款的真實利率,以便符合監管規定。
中謄信目前主要做三款不同的產品月息分別為1.49,1.89和2.29,其中放款最多地就是2.29這款產品,借款一萬,平均到每個月的利息是229塊錢。
以十萬塊為例,如果客戶用滿36期,總歸還給中謄信的本金加利息為2290乘以36,再加上10萬本金,總計182440元。
監管結構規定借款利率上限不能超過年利率24%,10萬塊錢,36期,年利率24%,等額本息還款,每個月實際還款3923.29元。
那麼如果按照24%的利率計算,36期總共應還本金加利息為141238.44元。
182440減去1421238,多出的41202就是36期的服務費和保險費,所以中謄信會和借款客戶簽署一筆141200的借款合同,實際放款金額為10萬元,36期還款中,每期包含1144.4元的服務費和保費。
當然,中謄信的線下業務員和第三方中介會告訴你,你可以選擇提前還款,如果提前還了,不管多少期的借款服務費和保費會返還給你,不會收取。
對,確實如此,很多客戶其實就是應個急,可能3個月或者6個月就週轉過來了,到時候提前還款,就不用支付那麼多利息。中謄信、億人貸和華福普惠都是這樣的借款套路。
可是提前還款一般會收取提前還款違約金,比如中謄信規定6個月內提前還款,會收取3個點的提前還款違約金。
這個違約金是按照合同金額收取的,141200乘以3%,違約金是4236元。
假如你10萬塊只用了30天,立刻提前還款,年利率24%,月利率是2%,10萬塊錢用一個月,實際利息是2000,再加上4236元的違約金,和第一期1144.4元的借款服務費和保費,你實際支出的借款成本是7380元!
瞧瞧這些貸款公司玩的套路,這就是利用資訊不對等,對底層群眾實施的金融騙術.
鄭文桐的父親鄭興建是做典當生意的,對外借款利息最高兩分,10萬塊錢一個月,利息兩千塊。
鄭文桐那會兒在中楚財經政法大學讀書,大哥在省城上班,兄弟倆都不願意繼承典當鋪,覺得名聲不怎麼好聽。
可是比起這些嗜血的小貸公司,鄭文桐覺得鄭興建已經算得上是做慈善了。
為什麼P2P理財產品頻頻爆雷,鄭文桐總結了一下,小貸公司的客戶借款來自於P2P理財平臺。
因為小貸公司的借款很多都不上徵信,所以為了還款,往往都東拼西湊,拆東牆補西牆,客戶真實負債在徵信報告上很難體現出來。
而某些業務員為了高額提成,甚至明目張膽給客戶說,先換個幾期,做做樣子,反正不上徵信,不用還。
市面上的小貸公司業務員之間相互飛單,你這邊下不了款,我給你介紹到另外一家公司去批,放款成功以後,客戶和其他公司的業務員再返點。
所以很多小貸公司前兩年掙錢以後,客戶逾期壞賬率急劇上升,最後公司經營不下去,對應的P2P理財平臺就頻頻爆雷。
正是這種重重的金融亂象,擾亂了整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渾水摸魚、亂象叢生、烏煙瘴氣,最後落得一地雞毛。
鄭文桐沒打算像中謄信、億人貸和華福普惠一樣在市場上恰爛錢,他想做一個類似借唄、金條、微粒貸、有錢花這種產品,按天計息,隨借隨還,不收取借款服務費和保費,日利率最高不超過萬分之六。
同樣以10萬塊錢為例,按照最高萬分之六的日利率,12期還款,等額本息還,每個月還款金額為9340.2元,一年總共還款112082元,12082的利息。
只有這些正規的借款平臺發展壯大,擠掉小貸公司和不良網貸的生存空間,才能真正幫助到底層民眾。
當然有人會說,為什麼不找銀行借呢?說這種話的人,和晉惠帝說出的“何不食肉糜”不是同一個意思嗎?
實際上小貸公司和網貸平臺最大的受眾群體就是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商販,他們的資質決定他們在銀行借不到錢。
因為借貸市場就是這樣,銀行會給不缺錢的優質企業拼命授信,真正缺錢的客戶又借錢無門,所以馬老師的借唄和網商銀行確實是幫助到不少人。
催收公司小貸公司牌照消費金融公司牌照銀行牌照,鄭文桐在筆記本羅列了謄信商務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
“好了,情況我已經清楚了,你們先回去吧!”鄭文桐吩咐鄭安國和於喬。
見事情談完,許茹回到辦公室,她順口提了一嘴,“鄭經理和於喬關係倒是蠻親熱的,坐電梯時,於喬還幫鄭經理捋了捋褲腿。”
鄭文桐眉頭蹙了一下,沒有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