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國國王冷不防被陳初始這個問題問蒙了:“你,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想說害我的道士其實是那個和尚偽裝的嗎?”
能成為國王帝王心術多少也得有一點。
只可惜在這鬼神世界裡面,碰到神佛當面,凡人的處境極為被動,大唐李世民都能被勾魂到陰曹地府去溜達一圈,烏雞國國王這個彈丸小國的頭頭又能翻得起什麼浪?
烏雞國國王冷笑道:“百姓都知道孤樂善好施,日日禮佛,好待僧人,但也不是什麼僧人都能來撒野的!那被孤浸泡在御河裡的僧人,初見時,孤大擺齋菜招待,誰知他吃飽喝足開口便說什麼人間疾苦乃是定數,無需刻意扭轉,自有因果。
他讓孤放棄烏雞國的一切隨他去修行。孤說,烏雞國的百姓怎麼辦,他們既然今生出生在烏雞國,那便是烏雞國的子民,作為國主,自然有責任負責他們的生活……”
在原著裡面,文殊菩薩只簡單說了一句發生語言衝突,其他什麼也沒說,就被扔水裡泡著了。
陳初始來了興趣問道:“他說什麼了?”
烏雞國國王哼了一聲:“他說孤六根不淨,放不下錦衣玉食過於貪念權勢,難成正果,只有立刻放下一切隨他去,才是正途,否則墮入邪道,害人害己!孤頓時就怒了,孤生來就是王族子孫,順應自然繼承國王之位,除了風調雨順無法控制,烏雞國百姓的事情哪個不是處理得井井有條?
孤直接差人將其捆綁起來,用繩子吊著扔到御河裡面浸泡著!說來也怪,那和尚落入河水裡面既不哭也不鬧,三天三夜浸泡,面色如常,孤還想著他若是喊著受不了或者飢餓就放他一馬,誰知第四天天亮後,和尚消失了,只留下河裡一根繩子,不知去向。
過了沒多久,烏雞國開始變得乾旱,緊接著來了一個道士呼風喚雨,我見獵心喜,跟他叫好,可以說吃喝同住,怎麼也沒想到,比和尚更惡劣,直接把我淹死,然後化作我的模樣霸佔了這偌大烏雞國的王位……”
偌大的烏雞國?
陳初始微微沉默,雖然對這“偌大”二字不是很贊同,但卻很同情烏雞國國王的處境。
他開口道:“烏雞國國王,你好善齋僧,其行為舉動已傳至西方佛陀耳中,文殊菩薩特來與你相見,度你成就金身羅漢,因真身不便相見,故而化作凡僧前來以化緣為名,只是沒想到語言為難你,你便將他扔進御河裡,浸泡三天後,六甲神將路過將其撈起送回靈山……”
烏雞國國王愕然。
他見到的和尚沒有五千也有一千,哪個不是客客氣氣阿彌陀佛的,突然來了一個和尚否定他的一切還說什麼六根不淨糾纏紅塵,作為國王也是有脾氣的!他不怕接受考驗,但這種語言的話……還是不要說出來的好……
想到這裡,烏雞國國王說道:“文殊菩薩來報復我了?”
陳初始沒有說是也沒說不是,只是平淡說事情的經過:“文殊菩薩回到靈山稟報如來佛祖此事,如來便下了法旨讓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精前來懲罰你,要你浸泡水裡三年。”
烏雞國國王目瞪口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嘴唇都顫抖起來了:“你這道士,莫不是維護惡道士不敢承認,故而將罪惡都推到佛祖身上去了?”
陳初始聞言也不惱,拿起煉化葫蘆敲了敲聽到裡面還有一絲動靜,便把青獅子倒了出來,這貨的軀體已經被煉化成了純粹靈氣塊,沒有及時取出來使用的話,就會化作雷火用來煉法寶。
青獅子一縷元神飄蕩出來,虛弱無比,看到陳初始立刻破口大罵起來:“藏頭露尾的小人,有種把你的名字報出來!”
陳初始肅穆道:“青獅,獅駝國的事情暫且壓著,就說烏雞國的事情,如來可教你殺人害命?”
青獅子還是那句話:“我奉佛祖法旨懲戒烏雞國國王,他能死,為什麼王宮裡的宮女下人不能死,若非怕佛祖惱火,他那什麼王后三宮六院還有蠢太子統統一併吞了!”
“妖怪,我跟你拼了!”